社有企业是系统为农服务的重要依托,是供销合作社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没有供销合作事业的全面振兴;没有社有企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供销合作事业的现代化。
推进系统社有企业发展,要着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下功夫。要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内部管理,从制度上防范风险、堵塞漏洞;要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经营管理者的薪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后劲、社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推进系统社有企业发展,要着力在提升规模与实力上下功夫。当前,社有企业的经济规模从总量上看,年销售额已接近2万亿元,但从单个企业看,全系统90%以上都是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折腾,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推进联合合作。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快投资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以项目拓展经营领域、做大经济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发展后劲。要打破层级和区域界限,加快企业间的纵向整合和横向联合,促进社有资产进一步向优势领域和骨干企业集中,加快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农资等传统行业企业要加快同业资源整合,提高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力争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一环。
推进系统社有企业发展,要着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下功夫。目前,社有企业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经济效益偏低,平均利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农资、棉花、再生资源等行业的社有企业推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向行业价值链高端迈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积极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生产生活服务业,有条件的还可以介入新兴产业,在满足城乡居民多种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
推进系统社有企业发展,要着力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这是社有企业开展为农服务、树立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崭新形象的重要途径。系统企业应在发展中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引导农民开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并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更多地返还给农民,逐步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要注重服务和引领行业发展,积极开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形成区域性优质农产品产业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应积极参与农业扶贫开发工作,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农户围绕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改革创新聚实力,壮大社企兴事业。各级供销合作社应当抓住当前“三农”问题倍受关注和 “十二五”良好开局的有利时机,把社有企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以效益和服务取信于民,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信赖,树立供销合作社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