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回家过年

杨宏伟

  久居城市,神经线好像有点儿麻木了,没有了往日的激情。过年不过年,已没有太多感觉。年前的一天,女儿对我说:“今年回家过年吧。”我随口答道:“这不就是家吗?回哪去?”话说出口,我才反应过来,是回老家过年。掐指一算,已有两个年头没回老家过年了。

  我立刻给姐打电话:“姐,今年我们回家过年。”姐笑呵呵地说:“老三、老四他们今年都回来。”我欣喜之余又有几分担心,问姐:“这么多人,能住下吗?”姐敞着嗓门说:“这两年咱村搞新农村建设,不是告诉过你,入冬前,咱家搬进了大房子,人多的话睡沙发、打地铺,总之够住的。”我说:“那我多买点儿吃的回去,十几口子人呢。”姐赶忙说:“别买,现在咱们这儿的供销合作社门市部翻盖成楼房了,办起了超市,里面什么都有,随吃随买。”我再三叮嘱:“到供销合作社超市多买点儿鞭炮,好好庆贺庆贺你们乔迁新居,也庆祝咱家今年的大团圆。”

  大年二十九,单位放假了。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往老家赶。一路上,望着窗外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和远处星星点点的村落,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那些事儿。小时候过年是一件快事,早早地就开始翘盼。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忙活起来,杀鸡、宰猪、推碾子、拉磨,有的人家还自己烧酒,老远就能闻到酒香味儿。村东头有个供销合作社门市部,一排大瓦房,约有50米长,门楼上写着“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八个大字,那是当时村里最好的房子。门市部后面有个储存商品的大院子,前面是一片大空地,放假了,孩子们都爱到这里玩儿,用娘给的几分钱买上几块糖,揣在兜里,省着吃。二妮儿家兄弟姐妹多,比较穷,大家没见她买过糖,男孩子们常逗她。铁蛋儿比划着说:“二妮儿,给你糖吃,你当我媳妇儿吧。”破碗儿也起哄说:“我给你糖,你背我转一圈儿。”二妮儿被气哭了,坏小子们围拢过来,纷纷把糖揣到二妮儿兜里。小伙伴儿们雀跃着,唱起那首熟悉的童谣: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后来,这个二妮儿考上了师范,再后来,成了我媳妇儿。

  回到村里,已是掌灯时分。我们径直把车开到供销合作社超市。果不其然,原来的一溜门市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层超市,里面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周围广场很宽阔,仨一群、五一伙的孩子们在那里玩耍嬉戏,不时地放着鞭炮。刚进超市门,就遇见了儿时的伙伴铁蛋儿,原来铁蛋儿现在是这里的负责人。他告诉我,县供销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对原基层社进行改造升级,建成了占地14亩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经营面积有15000平方米,服务项目有日用品超市、百姓大药房、农资服务站、医疗卫生、文化健身、摄影、餐饮、洗浴、理发等,成为辐射十几个村的综合服务中心。供销合作社超市改变了过去的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搞“农超对接”,农副产品新鲜又便宜。

  一个身穿工作服的小姑娘跑过来说:“经理,西红柿、黄瓜、茄子都剩得不多了。”铁蛋儿拿出手机,“我给蔬菜专业合作社打个电话,让他们马上送来。”铁蛋儿拉着我们两口子的手说:“好几年没聚了,明天我请你们喝酒,再叫上几个一起玩大的兄弟。”

  见到老家的人,说着老家的话,吃着老家的饺子,喝着老家的枣木杠子酒,大锅盖一揭热气腾腾的,回家过年的感觉真好。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