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大中国、大农业、大有可为;中国果农的收入、水果价格很低;我从创业起,就想改善这种局面,为中国的果农真正做点儿实事。”——朱新礼
眼下正值椪柑销售期,在中国椪柑之乡——湖南西部的泸溪县,销售椪柑的果农络绎不绝。收购现场,工人们有的忙着包装,有的忙着选果,有的忙着把金黄的椪柑一筐筐装上车。汇源果汁与当地武陵湘西柑橘产销合作社联合在白羊溪乡大量收购柑橘剥皮果肉、生果皮,有力化解了椪柑销售难的问题。
泸溪柑桔为历代朝庭贡品,皮薄易剥,汁多籽少、浓甜脆嫩,解放后曾大量出口,享誉甚高。几年前还在为能卖个好价钱而犯愁的湖南柑橘,现如今已形成百亿元的产业。湘南40万亩脐橙、湘西100万亩椪柑的鲜食柑橘带,在怀化、邵阳,哈姆林、大红甜橙等适宜榨汁的品种达30万亩,进入盛果期后,每年为汇源等榨汁企业提供10万吨柑橘浓缩汁的原料需求。
柑橘红了,农民笑了,渴望脱贫致富的山区柑农脸上挂满了希望。这也是汇源人自觉担当的责任和使命:一头挑着广大消费者健康生活的需求,一头挑着几百万、甚至数千万果农致富的期盼。
用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的话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营养大众,惠及三农,为消费者和果农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不只是我这个董事长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个汇源人的使命。我们不能辜负这么多果农的期盼。”
为中国的果农真正做点实事
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却是“消费小国”。《中国果汁消费报告》指出,在中国,近70%消费者不知道吃水果能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在发达国家,水果产品的加工、销售率通常都在70%至82%左右,而目前在中国则仅为10%左右。在美国,超市出售的饮料中超过三分之二是果汁饮料,100%纯果汁最受欢迎。在全球范围内,果汁饮料正在逐渐成为饮料类消费主流的观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在西方发达国家,饮用纯果汁早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而在我国,果汁人均年消费量还不到6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我国水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量只占水果总产量的10%左右,大多数产品都存在“一流水果三流包装”的现状,就连采后的冷藏保鲜、贮藏运输等环节也不能及时到位。消费意识的缺乏和果业加工产业的滞后,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果业经济发展。
中国有果农5000万,因工业加工不足,附加值低,丰产不丰收,导致果农砍树的现象时有发生。卖果难、收入低更是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朱新礼说:“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也是我和汇源的不断追求、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的。这就是大中国、大农业、大有可为。中国果农的收入、水果价格很低,我从创业起,就是想改善这种局面,为中国的果农真正做点儿实事。”
为此,“营养大众、惠及三农”,不仅仅是汇源响亮的口号,而是落到了实处。“汇源从来不打白条,有水果还是要卖给汇源”,已成为数百万户果农的共识。在汇源遍布全国的几十多家工厂中,有近一半是设在不发达地区,比如河北顺平、山西右玉、湖北黄冈、吉林延边和陕西礼泉等,汇源的到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汇源的创始之地———山东沂源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水果、农民成为汇源不可缺少的重要“基因成分”。
近20年来,汇源从沂源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打造了中国果汁行业旗舰,带动了中国果汁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产业发展。汇源的产业化经营不仅带动了水果种植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千乡万村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百万果农奔小康,还为各地增加了税收,直接或间接地安置了几万名劳动力就业。2006年,惠及三农工程、日加工能力超过1000吨苹果的汇源万荣一期工程投产,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以万荣为试点,推动区域苹果品种的改造。三峡移民工程对口支援项目稳步实施,投资数千万元在三峡库区建立的亚洲最大良种柑橘苗木繁育中心,向库区移民和果农提供优质成品苗110万株,价值600多万元。“实现优质橙汁国产化”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汇源为此还受到国务院三建委的多次表彰奖励,被有关部门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中国饮料业果蔬汁最佳企业”等称号,连续七年位列中国饮料工业十强,荣获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最具诚信企业奖等殊荣。
汇源在河北顺平建厂之前,当地的草莓每到成熟季节,都会有40%左右的草莓由于不能及时卖掉而腐烂。后来当地的农民把草莓送到北京的汇源工厂,可是因为路途遥远,草莓成熟后又非常容易腐烂,所以当地农民就向汇源建议到顺平建厂。自2002年汇源在顺平建厂后,当地草莓腐烂的事情再也没有出现,而农民的收入成倍增加,种水果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目前,顺平县的草莓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顺平县也一跃成为河北省最大的果蔬加工基地。
汇源集团在山西万荣投资的果汁加工厂正式投产的前一年,当地苹果收购价格低至每吨300元,仍无人问津,以至大量的苹果腐烂变质,当地果农和政府官员心急如焚。汇源果汁厂一投产,当地苹果价格一下子就涨到了每吨850元,增长了两倍多。汇源万荣工厂每天加工1000吨到1200吨左右的苹果,每天用于收购苹果的现金支出高达90多万元。万荣受益了,附近几个县的果农也受益,万亩苹果都有了着落,农民真的乐了。
朱新礼说:“带领百万果农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这是我们的责任。”
做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
对于汇源在反哺农业、惠泽农民、奉献社会等方面施行的诸多有益之举,知名经济学家樊刚予以了高度的肯定。他认为,一个企业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负责任,这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超出这个责任之外的才是真正的社会责任。汇源已将企业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和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汇源集团一直注重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全面提升果农的技能素质,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带领百万果农踏上了致富之路。
首先,优质水果基地不断升级。为促进农业产业化,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汇源从果树的培育、改良入手,帮助果农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并逐步建立起集苗木繁育、水果种植、加工、包装、储存、交易为一体的水果原料基地。近20年来,汇源在北京、吉林、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广西、三峡库区和新疆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都建起了绿色环保的水果基地,累计自建和帮助农民建设水果基地上千万亩,使全国数百万农民成功脱贫致富。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汇源于2007年启动了“果树银行计划”。按照该计划,汇源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建设若干个大型的果蔬栽培基地,负责引进和研发最先进的果蔬品种,并交当地农民种植。同时大规模免费培训当地果农,手把手地教他们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方法,还与他们签订协议,确保按照一定的价格放开收购他们的产品,让果树真正成为果农身边的摇钱树。
其次,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全面提升果农的技能素质,带动果农实现共同富裕。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关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形成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和广大龙头企业花更大的精力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上。汇源集团在这方面再次走到了行业的前端。
此前,汇源已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济南果品研究院等机构结成紧密的合作体,全力研究、培育和引进全世界最优质的果蔬品种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大规模培训果农、订单农业等方式,不断提升我国水果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和收益水平。
2007年9月14日,汇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品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从果树苗木开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为汇源提供强大的专家级技术保障。
研发中心研究人员由果树所常驻专家和汇源技术人员组成,双方围绕果品优良品种在苗木繁育、栽培、植保、贮藏保鲜、检验检测等方面,在果树、果品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领域开展工作,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面提升果农的技能素质,为促进水果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和学术单位,还有与水果有着密切关系的果农,真正做到了惠及三农。
而汇源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建立,也促进了万村千乡水果种植、采购、运输和商业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和兴起。汇源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化开发项目的实施,在当地建成了标准化柑橘示范园3.6万亩,并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良种柑橘育苗中心,促进了长江三峡库区柑橘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了汇源万州柑橘产业化项目。国务院三建委先后四次对汇源集团表彰奖励。
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用这样的一句话诠释了汇源对于社会责任的理念:“小企业可以有小责任,大企业一定要承担大责任,重要的是始终要有一份承担责任的心。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打造真正的百年品牌。”
把社会责任始终放在第一位
朱新礼认为,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可能打造真正的百年品牌。因此,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汇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从1992年创建汇源,到现在汇源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并成功在香港上市。朱新礼认为,正是一份责任感,让汇源走到了今天。“最初是对消费者的责任。汇源承担社会责任,把品质放到了第一位。”多年来,汇源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从水果源头到产品加工,质量体系建设到严格的质量监管措施,汇源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和消费者证实了产品的绝对优质、安全,受到了中宣部、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认可,并被列为食品饮料行业安全生产标杆企业。
在朱新礼看来,企业无论大小,社会责任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对消费者负责,必然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如今,汇源果汁是我国果汁饮品行业的领军企业,高浓度果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53%,成为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汇源在全国多个省区市创建50多家现代化工厂,链结了上千万亩名特优、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构建而成的一个全国性的果汁产业化经营体系,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社会就业、果农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二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上,朱新礼再次指出,解决中国的大农业问题,重视供应链是关键。中国农业长期以来不发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供应链一直没有形成。2008年,出现乳品行业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供应链问题。过去,人们只管吃和种,销交给供销社。只有重视供应链,解决种和销的问题,品牌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就好解决了,企业也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在这个方面,汇源正在探索一种涵盖工业、农业和商业的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及小加工的模式。这是除了做果汁,再往上延伸到水果加工,做浓缩汁和果浆之外,在全国7个省形成了新的农业产业,一个产业园少则5万亩,多则50万亩。这个农业产业不单是种植或养殖,可以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可以种植、养殖;这里预备有饲料、有机肥以及农产品加工。这个产业园里可以融合很多企业,有资金的出资金,有人才的出人才,有项目的带项目,大家团结起来,用五到十年共同做好三农事业。
朱新礼表示,现在中国的人均果汁销售量还非常低,还有更多的果农没有致富,汇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社会更多的支持中国果汁产业,支持辛勤劳作但生活水平还有待改善的中国果农,践行汇源影响大众、惠及三农的企业使命。
一个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而要实现“营养大众,惠及三农”的使命更是对企业实力和责任感的双重考验。20年来,汇源始终履行着这个承诺,以行业领导者的肩膀担起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果农的幸福,走出了一条企业赢利、行业可持续发展、地方经济腾飞、国家和社会受益的多赢之路。
“看到成千上万吨各种水果拉到我的工厂,看到千家万户的冰箱里、餐桌上有汇源果汁,那就是我的幸福梦!”这不仅是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的幸福梦,也是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