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最美山东农信人
——山东农村信用社员工践行社会公德纪事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王国政 卢鑫

  在路上,如果看见有人被撞倒或是摔倒,你会怎么办?有人选择视若无睹,有人选择上前救助,而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员工孙义良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2011年10月30日,星期天,下午4点,东莱街的一个路口,老人王明新出了车祸,被压在了电动车下。就在他百般无助时,有一个人快步上前,迅速将电动车从老人身上移开,然后小心地搀扶起老人。当发现老人不能站立时,他将老人拦腰抱起,放到了安全地带,并将老人的电动车推到路边。在确定了老人身体无大碍后,他帮老人联系了家人。直到王明新的家人到达现场后,这位好心人方才悄然离开。

  而这一切,被设在路口的交通摄像头记录了下来。

  很快,有网友在山东龙口网论坛发帖,寻找“最帅西装男”:“坛友的老爸于10月30日下午4点多,在东莱街一路口遭遇车祸。关键时刻,有好心路人上前将其抱到安全地带。发帖目的,就是想找到那位好心救助老人的市民,以便面谢。”同时,帖子还附上了事发现场的一段监控录像。

  这则帖子很快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在网上掀起寻找“最帅西装男”的热潮。经过多方印证,老人的儿子终于找到了这位好心人——龙口农村商业银行胶东商城支行行长孙义良。

  一面写有“品德高尚 助人为乐”的大红锦旗静静地悬挂在孙义良的办公室里。“当时我不救的话,自己良心就过不去,晚上会睡不着觉。” 孙义良坦诚地说, “我只是做了件小事,没想到引起这么大反响。”

  孙义良认为的“小事”,在被救老人王明新和他家人的眼里,“这是天大的事儿,小伙子救了一条命啊!”原来,王明新大腿骨折,幸亏孙义良及时把老人抱到安全地带,避免了老人遭受二次伤害。在伤势得到基本控制后,老人就给儿子下了一条死命令:“不管用啥办法,一定要找到这位好心人,当面说声谢谢。”于是查电话、调录像、上论坛,经过几番周折,王明新这才终于找到了做好事不留名的孙义良。

  1933年,鲁迅先生有感于当时社会风气而作《经验》一文:“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却是极少的。” 

  孙义良无疑是“极少”人中的一个。但是,在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这个大家庭里,孙义良却不是“极少”数。

  于国庆,烟台长岛县农信社员工。长期的风吹日晒,使他的脸庞显得黑红,不善言谈的他,有着海岛人的真诚和善良——他默默照顾黑石嘴村的一位孤寡老人,为老人拆洗被褥、打扫房间、买各种生活用品,悉心照顾老人直到去世;他在众多围观者中挺身而出,将遭遇车祸的小学生陆莉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医院,并垫付医疗费,为她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当陆莉家人拿出厚厚一沓现金要感谢他时,他却婉拒了,只是淡淡说了句“我不是图钱才救人的”。

  孙利江,威海农村商业银行员工。在听到“有人跳海!快来救人啊”的呼喊声后,正要回家的他不顾风大浪高,不畏彻骨寒冷,纵身跃入海中。在将一名男子救到岸上后,他顾不得喘口气,再次下水,将一名已失去知觉的女子救上岸。等救护车把两人接走,孙利江这才放心回家。当被问到“救人时你有什么想法”时,他只是憨厚地笑了笑,“当时没啥想法,就想着救人要紧。”

  孙义良、于国庆、孙利江……他们用双手挽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驱散了袖手旁观的冷漠,将温暖和爱传递。这一个个普通名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除了救助老人王明新外,孙义良还曾救过一个被摩托车撞成重伤的路人,另外他还长期资助两名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学;作为义工,于国庆每年有6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数,帮扶对象超过百人,在养老院,在孤儿院,在募捐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不论他们来自哪里,不论他们做了什么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山东省农信社员工。

  近年来,山东省农信社涌现了多位见义勇为的员工,这一现象绝不是偶然。山东省联社自成立以来,就在全省农村信用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弘扬 “真、善、美”,鼓励员工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曾先后涌现过多位道德模范,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奉献爱心,慷慨伸出援手,热情帮助困难群体,真情回报社会。截至2010年末,山东省联社累计向希望工程、教育基金、残疾人福利基金、社会特困家庭及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6045万元,在鄄城县和平邑县分别捐建了希望小学和敬老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罗曼罗兰曾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但不知何时,这束爱的火焰越来越微弱。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车相继碾压,18位路人视而不见,默然离去;人们害怕“好心人被讹”而不敢扶起摔倒的老人。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孙义良、于国庆、孙利江等人的行为显得尤为可贵。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爱的光芒和境界,不图回报,“不以善小而不为”;在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山东省农信社这片向善的土壤是如此肥沃,厚德载物,积小善,成大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