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蔡 靓)1月4日,中国银监会发布消息,在2010年实现全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2011年又解决616个空白乡镇机构覆盖问题。截至2011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工作启动时的2945个减少到1696个,在全部1249个新覆盖机构空白乡镇和708个新覆盖服务空白乡镇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别承担955个和449个,贡献度分别为76%和63%。
2009年10月,银监会正式启动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明确提出“要着力探索解决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力争到2012年末总体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两年来,在银行业监管部门督促指导下,各银行业机构积极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国家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这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工作启动时的2945个减少到1696个,实现乡镇机构和服务双覆盖的省份(含计划单列市)从工作启动时的9个增加到24个。
据悉,在全部1249个新覆盖机构空白乡镇中,除57个因撤乡并镇因素减少外,通过设立日常营业网点解决475个,通过设立定时服务网点解决688个,通过设立自助银行解决29个。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和机构空白乡镇数量的大幅减少,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破解我国城乡金融二元化结构难题仍然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问题的最终解决仍然需要多方面付出不懈努力。银监会将继续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持续做好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工作,对目前尚不具备设立标准化网点条件的少数乡镇,不断优化多种形式的简易便民服务;对已经实现机构网点和服务覆盖的乡镇,继续在服务深度、广度、密度上做文章、下功夫,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充分性与多样性,为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