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管理者要和而不流

谢灵宁

  “和”是管理的最佳境界。当一个企业的管理层高度团结,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关系和睦,员工之间关系融洽的时候,这个企业就很容易步入黄金发展阶段;相反,当一个企业管理层之间勾心斗角,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员工之间矛盾激化的时候,这个企业就很容易走下坡路。

  “和”意味着与人为善,但并不意味着“和稀泥”,时时、处处充当老好人,彻底放弃原则性。在回答子路的问题——什么是“强”时,孔子指出,“强”的标志之一就是:“和而不流”,亦即君子能够与人和谐共处,但决不随波逐流。孔子还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即如果凡事只强调和谐的一面,却不知道以礼来节制和谐,那也是行不通的。

  在一些企业中,为了追求表面上的“和”,即便问题层出不穷,管理者也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弃规章制度于不顾;或者,当周围的同事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时,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果不参与其中,就是与大家划清界限,因此,也自甘堕落。但如果任此类现象持续下去,企业内必然正气日衰、邪气日长,最终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对于每一位管理者而言,“和而不流”应成为他们的修身准则。“和”是管理者积累人脉、提高声誉的基础,而“不流”则是管理者避免道德沦丧、防止意志堕落的手段。只有这样,他们的管理工作才能游刃有余,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对于整个企业管理层而言,应该努力创造一种既和谐相处又不失监督、既相互协作又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企业内部的和谐应该是在内控机制完备的前提下,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密切合作,是包含能力、业绩公平竞争的融洽共处,而不是员工之间相互排挤、倾轧,也不是员工之间相互纵容、包庇。这样的和谐既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又有助于造就人人力争上游的健康风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