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2005年由原乌鲁木齐县联社与八家城区信用社合并成立至今,短短5年,该社存款规模较成立之初翻了8倍,贷款规模翻了9倍,经营利润翻了67倍。如今,该社已一跃成为首府金融服务功能健全、实力雄厚、客户信赖、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
截至2011年9月末,该社资产总额达152.9亿元,较2005年成立时(下同)增加132.18亿元,增幅为637.90%;各项存款余额122亿元,增加106.92亿元,增幅为710.63%;各项贷款余额101.03亿元(含票据贴现1.81亿元),增加89.85亿元,增幅803.67%。
深化改革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该社的法人治理框架已初步建立,“三会”即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有效运行,经营机制得到有效转换。
实施扁平化管理。2008年,乌鲁木齐市联社将天山区大十字分社、沙区月明楼分社等11个市场潜力大、硬件设施好的营业机构列入实施扁平化管理改革试点范围,制定《乌鲁木齐市农村信用联社扁平化管理试点网点管理暂行规定》,由市联社统一进行经营管理。改革试点当年,80%以上的试点信用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发展过程中,乌鲁木齐市联社建立起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交叉运用、协调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将各项业务指标和员工个人收入挂钩,以业绩论英雄,充分调动起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精神激励注重“以人为本”,采取培训、提出表扬、职务提升等精神激励措施,增强干部员工在工作中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跨越发展
多管齐下抓营销。乌鲁木齐市联社成立后,大力宣传“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号召处于营销前线的干部员工“走到市场中去、走到企业中去”,千方百计开展营销,树立了主动营销的先进理念和全员营销的良好氛围;同时,不遗余力选拔、培养营销人才,对优秀的营销人才委以重任。目前,乌鲁木齐市联社已形成有效健全的市场营销机制和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
聚精会神抓内控。该社通过实行不良贷款问责制、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制度,以及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规范了贷款业务操作办法和流程。截至目前,该社累计清收不良贷款本息5.82亿元,占比由2005年末的29.3%下降到2011年9月末的1.34%。
创新服务拓市场。5年来,该社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服务功能,在做好传统资产业务的基础上,新开办了房屋按揭贷款、个人房产抵押贷款、“聚财创富”商户联保贷款、公务员消费贷款等各类资产业务和代理票据、移动、联通收费、代理保险等各类代收代付中间业务。其中,“聚财创富”商户联保贷款极大地支持了广大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成为乌鲁木齐市联社的标志性产品。
文化引领促发展。该社自2006年起,公开招聘一批大学生、研究生,充实到中层管理队伍及一线柜台,优化了人才结构;同时,加大干部调整力度,把那些“品德好、靠得住、有能力”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大干部员工培训、学习力度,通过让干部员工“走出去”与将培训讲师“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培训受众面和培训力度;建设以“学习型组织、和谐型集体、服务型企业、竞争型团队”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强素质打基础,外拓市场树形象,构建了具有乌鲁木齐市联社特色的企业文化。
勇于担当
高举服务“三农”大旗。乌鲁木齐市联社全力支持乌鲁木齐市辖区农牧民增收增效和“三农”发展。通过农户联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该社累计发放各类自然人支农贷款16133笔,金额4.66亿元,全力支持农民生产经营,为广大农民生产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该社向45户涉农企业发放贷款11.2亿元,其中向乌鲁木齐北园春企业集团公司发放贷款1.45亿元,支持全疆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向新疆金粮源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发放贷款8000万元,用于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改造建设等,有力地支持了首府涉农企业生产经营。
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乌鲁木齐市联社已在达坂城区评定了一个信用村和455户信用户。目前,该社已有8家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贷款业务,一直为当地广大农牧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农牧民的资金短缺问题,使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惠,也有力地促进了乌鲁木齐地区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当之无愧地成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乌鲁木齐市联社始终以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累计向首府中小企业发放各类贷款293.89亿元(其中票据贴现186.81亿元),全力支持首府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为促进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健康有序发展,该社多次与担保公司沟通协商,专门制定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操作流程,并大力宣传,明确了贷款申请流程,极大方便了广大客户办理业务,为借款申请人缩短了办理业务时间,得到了担保公司和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