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是指一个企业团队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将之转化为效益、成果的操作能力。对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当前,农信社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果缺乏执行力,就会导致规章制度被束之高阁,工作得不到落实,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工作目标难以实现,进而影响整个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
笔者认为,当前农信社的执行力就是高管人员及员工根据经营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变化灵活决策,运用人员、营销、服务、财务等资源,稳健实现各项既定目标的综合能力。
加强农信社执行力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审时度势,决策科学。在制定经营目标时,要切合实际、顺应时势,不能好高骛远。孟子曾提出,“虽有知(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锄头),不如待时”。一味追求“树标杆、扛旗帜”,把目标任务层层下压,实行压力管理,员工则可能丧失信心,得过且过。所以,制定的制度和政策要紧密联系企业实际,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搞“拿来主义”,应确保制度和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完善流程,明确目标。执行力是员工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每项工作目标从制定计划到办理结果都应建立完备具体的专业化工作流程,确保员工对农信社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职责和执行的目标、工作流程和标准非常明确,彻底改变有工作没计划、有计划没任务、有任务没执行、有执行没督办、有督办没结果、有结果没奖惩的执行状况。
绩效挂钩,高效激励。通过高效、公开、公正透明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每名员工的每一点成绩都能被客观真实地衡量,让每名员工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回报,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使员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树立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与“以数据论英雄,凭贡献拿薪酬”的良好执行氛围。
上下联动,有效沟通。农信社应该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收集执行层面的信息,注重建立快速、高效的内部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对请示、反映的问题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确保让合理的建议推而广之,确保政令畅通、上情下达,保证各种决策能够及时地贯彻执行、调整优化。
文化渗透,责任第一。文化产生凝聚力,最终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力,农信社应构建自身清晰的执行文化,让执行理念融入到每名员工的意识中,并透过执行力文化影响每名员工的行为。农信社应构建和谐文化,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调研能力,视员工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