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是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基石。农村信用社开展合规建设,就是要通过对规章制度、办事程序进行整合优化规范,堵塞漏洞,实现风险全覆盖,走上规范经营、稳健安全运营的良性发展轨道;就是要形成一种合规执行的核心价值观,使全体员工树立合规执行意识,自觉做到合规开展经营管理,从而提高综合防控风险能力。
到目前为止,“合规执行年”活动在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展了将近一年时间。一年来,全省各级农信社按照省联社和银监部门的安排部署,认真查摆整改在合规建设上存在的诸多欠账,有力推动了全省农信社合规建设,为全省农信社完善机制、消除风险隐患、实现稳健快速发展初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工作实践,要做好合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点。
强化领导重视是关键
合规建设的关键在农信社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者。一方面,作为管理层有责任有义务在行动上以身作则、保持言行与农信社的宗旨和价值观念相一致,做合规执行的践行者。另一方面,如果主要领导者合规意识不强,在日常工作中不能身体力行做到合规执行,要求员工合规执行就没有说服力,甚至还会形成“羊群效应”,导致越来越多的员工做类似的违规违纪事情。如果主要领导者从思想上不重视合规文化建设,不扑下身子扎扎实实组织开展这项工作,员工们就会跟着敷衍应付走过场。
因此,要搞好合规文化建设,农信社各级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并且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到合规执行。一是要带头加强学习掌握各种金融法律法规,为日常工作合规执行打下基础;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论是决策还是经营管理,都要首先想到“合规”二字,自觉做到以合规为前提依法依规科学决策,杜绝主观臆断决策行为,为员工做出表率,影响和带动员工树立合规理念;三是加强员工的合规约束,对下属员工日常工作中的不合规行为要及时指出和纠正,不迁就、不姑息,不搞下不为例。
完善制度流程是基础
搞好合规建设,首先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业务流程,做到有规可依。过去,农信社尽管已经建立了诸多规章制度,也形成了一些“流程”,但因为存在部门岗位职责不明晰、操作流程不协调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有的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实际需要。因此,要按照“内控优先、制度先行、流程制约、全程管控”的思路,构建全面、系统的合规管理体系。
一方面结合当前实际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整合,使各岗位职责更加明晰、各部门工作更加协调;优化操作流程,使各条线的每个部门及岗位的办事程序更加透明、更加便利。这样,使每个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一把“合规的尺子”,知道如何按照程序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懂得如何合规开展工作,知道怎样做合规、怎样做不违规。
另一方面,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利用信息科技系统的不断更新和经营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前、中、后台分离的业务操作流程和纵向管控、横向协调的合规管理体系,实现纵向条线风险全覆盖、横向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加强学习教育是根本
搞好合规建设,既需要管理层率先垂范的“身教”还需要辅之以学习教育的“言传”,灌输合规知识和思想理念,使其在思想上产生“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观念。
一是树立主动学习的理念。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在思想上产生依照法律、制度、流程开展工作的理念。因此,从领导到员工都要经常深入学习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了解掌握相关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
二是要树立学习考核激励机制。每学必考,考试成绩与年度考核相挂钩,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是树立正反两面教育机制。要及时组织开展必要的警示教育,通过组织员工到监狱听犯罪分子忏悔发言、观看电视教育片、解析案例等各种形式,让员工明白违规必然要付出代价,甚至是惨痛的代价,从而体会到合规执行的可贵。
四是树立合规文化教育机制。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不健康思想诱惑的“免疫力”,尤其是要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为创造所谓的“政绩”而搞违规经营行为。
建立组织体系是保障
合规建设是一项事关农信社长远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才能使每个领导者和员工将“合规”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入脑入心。因此,搞好合规建设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在全省农信社各层面成立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和岗位,建立健全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为合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如果没有这个组织保障,合规建设就有可能像搞一项活动一样,不能形成长效机制。
具体来讲,省联社、市办、县级行社都要成立合规管理内设部门,每个基层社要设立合规岗位,并配备专业素养较高的从业人员。要保证合规管理人员的独立性,切忌由从事业务条线的人员兼职。同时,要明确合规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人事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的合规职责,以便于他们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