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我国未来一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均已明确,“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轮廓清晰显见。与国家宏观调控总基调相一致,未来一年,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应做到既要“稳”,也要“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有关专家称,这是该会议多年来“首次提及农村金融问题”,其中的内涵与意义不容忽视。
近年来,作为金融支农主力军和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稳步发展,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肯定。
据银监会有关人士介绍,自2003年深化改革试点以来,全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深入推进,公司治理不断完善,经营状况显著改观,其支农服务作用得到了极大发挥。目前,全国有近8万个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乡镇,承担了近80%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农信社总资产已达12万亿元,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1%,涉农贷款占全国的32.2%,农村贷款占全国35.2%,农户贷款占全国76.3%。全面承担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面向广大农户的国家政策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
诚然,在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能取得上述成绩,其迈出的每一步,都并不轻松。然而,面对2012年的经济形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依然有很多的发展目标亟待实现:稳步推进农信社自身的深化改革;调整信贷结构,以应对适度预调或微调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尽快转变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以避免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出现市场竞争同质化的现象……
正所谓,不“稳”无以“进”,不“进”难以稳。
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承担起肩头的金融服务重任,在2012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应当与国家宏观调控总基调相一致,做到“稳中求进”——既要“稳”,也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