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区北务镇位于京城东部,南与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镇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近2万人。全镇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1.5℃;地下1500—2000米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出水温度55—70℃);林木覆盖率30.5%,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最大冻土层深度 75厘米。
镇中心西距首都机场17公里、北京六环路10公里;南距京哈公路10公里、天津新港100公里;新建京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设在该镇的出口已正式开通,服务区正在建设中;镇内木燕公路、龙塘公路等区级以上公路总长30余公里;方圆20公里内建有3座铁路运输站,西为京承线顺义站,北有大秦线李各庄站,南有京哈线燕郊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镇域及周边建有各种休闲、娱乐、观光、采摘、旅游度假等设施。
北务镇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的一方沃土。
近年来,北务镇结合地区实际提出“做精做细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做足做实三产”指导方针。
做精做细一产,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利用本地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都市观光旅游农业,每年夏、秋两季举办“绿中名”瓜菜采摘节。
依托印刷基地,做大做强二产。形成与印刷产业基地互补共生、和谐发展的双赢局面。按照勤奋招商、政策引商、跟进促商、服务稳商的原则,大力推进村级二、三产业的发展。
做足做实三产。他们充分利用交通条件迅速改善的优势、印刷基地的发展优势,在沿海子沟路,建设北务镇生态观光温泉旅游带,通过旅游带动周边餐饮服务等三产的发展,让不能进入企业的农民也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
北务镇2010年全年实现属地财税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收入7553万元,同比增长24%;二、三产业实现总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35.6%;人均劳动所得10156元,同比增长8.4%。
北务镇有“京郊蔬菜第一镇”的美誉。 2011年4月28日,北务镇夏季“绿中名”采摘节拉开了帷幕。采摘节期间,除了可以采摘到传统的“小珠宝”品牌的小型西瓜、甜瓜和果味黄瓜、樱桃西红柿等各种瓜菜外,还可采摘到红色、绿色、黄色、紫色、黑色等五颜六色的瓜果蔬菜。
北务镇“绿中名”采摘节已经举办了多年,每年分为夏、秋两季,主要采摘“小珠宝”品牌小型西瓜、甜瓜和果味黄瓜、樱桃西红柿等各种瓜菜。这两年来,北务镇由单一的采摘向休闲游转变,推出了鲜切花采摘、垂钓休闲、农家饭等多个休闲旅游项目。针对广大游客的需求,该镇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以新、奇、特为着力点,增加了既养眼又保健的功能型蔬菜,如穿心莲、紫背天葵等,推出了多色彩品种蔬菜,如红、黄、绿、紫色的西红柿,黄色、红色的南瓜,黄色、黑色的香蕉西葫芦等新鲜瓜菜。不仅如此,还推出了红色、黄色、白色的百合和七种颜色的玫瑰采摘。
北务镇采摘节集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 2011年夏季采摘节共设7个瓜菜、鲜花采摘景点,3个休闲垂钓景点,1个定点饭店。采摘节准备了20余种27万余公斤优质瓜菜、21万余支鲜花、10余种鱼类喜迎八方来客。
2011年9月28日,北务镇秋季“绿中名”采摘文化节举办,此次采摘节集瓜菜、鲜花采摘,休闲垂钓,吃农家饭于一体,共设可供游人采摘的西瓜、甜瓜、彩椒、大小番茄、山药、紫薯、果味黄瓜7个景点;1个可供采摘百合、八宝景天、玉簪等鲜花的景点;4个垂钓餐饮、娱乐休闲景点。
北务镇“绿中名”采摘节已成功举办多年。成熟的经验与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使北务镇采摘节深受市民朋友的喜爱。采摘节也由单一的西瓜、甜瓜采摘向迎合广大市民日益丰富的口味转变,增加了许多益寿延年的保健品种,如紫薯、紫花生、苤蓝、食用菌采摘等。而垂钓上来的数十种鱼类,如草鱼、鲤鱼、青鱼、鲫鱼等可现场制作。大锅炖柴鸡、大锅炖鱼、摊柴鸡蛋、馅饽饽等农家饭菜更是可口诱人。而免费参与林地娱乐活动,如双人自行车、黄包车、陶艺制作,观赏梅花鹿、驼鸟、孔雀、小斑马等宠物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节假日期间,约上三五好友,带上亲朋友,在北务镇品瓜菜、赏美景,真正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惬意与悠闲。
2011年11月3日,北务镇经国家环境保护部复核,达到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要求,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北务镇党委一直以来重视镇内环境建设,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全面、深入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开展京郊环境优美乡镇、文明标兵村、环境优美村争创及十星级文明户、特色文明家庭、绿色文明家庭创评等活动,彻底解决农村乱堆乱放、垃圾暴露等问题,使镇内群众拥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了解决群众生活环境得不到长期有效维护的老大难问题,该镇创新思路,采取村级建立卫生档案、垃圾纳入规范化管理、建设农业垃圾循环利用项目、成立专职环境设施维修队等措施,激发村民积极性,确保环境改善的彻底性和长效性。同时,结合各村实际特点,进行规划、美化、绿化,稳步推进村庄建设,形成了“一街一景”的村庄特色,实现了社会及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全面发展。
北务镇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2年,北务镇被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994年北务镇成立龙狮舞艺术团,这项民间艺术表演历经15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地区群众文化的特色与亮点。北务镇龙狮舞艺术团隶属于文体活动中心,现有固定资产120余万元,演员500余人,彩龙数十条,南北狮数百只,不仅在弘扬传统艺术、宣传北务形象、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成为了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文明使者。2002年和2008年,北务镇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7年9月,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狮协会评为最佳活动组织奖、民族传统特别奖;2009年2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被文化部评为突出贡献奖。
这支完全由农民组成的队伍曾参加过莫斯科“北京文化节”、中法文化年“北京文化周”、香港回归、神州五号顺利返还、数十部电视剧拍摄、著名歌星MTV的制作等国际、国内重大活动200多次。2004年,北务镇注册成立了北京北务龙狮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06年,龙狮舞艺术团被评为“市级优秀品牌文艺团队”。2008年龙狮舞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中国文化艺术界春节大联欢、摩崖石刻现场直播、天安门广场庆祝奥运倒计时100天、中央电视台天语杯模特大赛颁奖、顺义奥运会火炬传递等市、区重大演出活动30余次。200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现场录制、全国农展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前门大街元宵节民俗踩街、北京国际长跑节等各种演出27场,使地区传统文化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现在北务镇龙狮舞艺术团经过系统培训,龙狮舞表演套路已由民间花会粗犷型向农运会、大运会规定套路竞技型转变,成功设计出“九龙壁”、“奥运五环”、“蝴蝶花”、 “磨盘对滚龙”等赋有时代气息的表演新动作新套路。同时发展了“二龙出水”、“双龙翻滚” 、“首尾相应”、 “三环跳龙”等传统动作。
目前,北务镇已把这项传统的龙狮舞民间花会表演实行市场化运转、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为促进地区农民致富增收,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