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铃木敏文,生于1932年,1963年进入伊藤洋华堂。后来一手缔造了日本7-11,并担任日本7-11控股公司、伊藤洋华堂等公司董事长兼CEO。曾任日本中央大学理事长,是日本著名企业家。
铃木敏文自传——《我的零售人生》节选18
公司里的人事工作也很令人头疼。所有的负责人都做不长,即使是从大企业挖来的人才也不能顺利做下去。因为我之前做过工会书记,所以从进入洋华堂第三年开始,我开始兼任人事科科长的职务。
很快,我就明白了前几任辞职的原因。年轻人多喜欢汽车、家电等行业看起来比较体面的企业,所以我们公司的招聘工作开展得相当不顺利。
为了顺利招聘到新员工,我和小组长舛川洋荣先生开始在全国高中进行宣进。
困难的是,当时在有些地方,连老师们都搞不清楚“超市”是做什么的。洋华堂的知名度更接近于零,由于洋华堂与羊羹发音相近,它还经常被误认为是“做羊羹的公司”。只用语言进行解释还不够,于是我们就带上最新式的幻灯机,开始了高中宣讲之旅,尝试用直观可视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我们的公司。
宣讲时我们要带着幻灯机、幻灯片、公司介绍的小册子和出差的行李等东西长途跋涉,当时公司也不像现在给配车,我们全靠两只手、两只脚带着这些东西行进,碰到下雨甚至腾不出手来撑伞。我们经常把行李打成两个大包扛在肩上,然后一只手拿幻灯机,一只手撑伞,向下一个目标前进,看上去就像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里的人物。
为了让大家了解超市的工作,在宣讲会上,我们先用幻灯机演示进入公司后的具体工作、宿舍生活、福利、公司活动等,然后再请本地的进入公司一两年的女员工介绍自身体验,这样增加了很多女学生对我们公司的信任和好感。
老师们很关心学生们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我们就请员工们制作了一本小册子,让老师们能够清晰明了地知道学生们毕业后的真实工作状态。就这样,我们从学生和老师的立场出发进行了全面的讲解说明,效果非常好。那时,为了能招到员工,我们想到一个点子就会马上付诸实践。
晚上,我们通常会请老师们吃饭。在鹿儿岛,我们在高级旅馆为老师们准备了特级日本清酒,但老师们都不喝。后来经旅馆服务人员提醒,把日本清酒换成了烧酒,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因为在日本,清酒适合正规礼节的宴会,而烧酒比较适合轻松愉快的场合。在鹿儿岛,如果提到酒,不言而喻指的是酒精含量更高的烧酒,当地人对烧酒深爱不已。
巡回宣讲的过程中,好几个学校告诉我们曾经有洋华堂公司的员工来学校招聘。我想那应该是洋品店羊华堂。
有时,有的学生会错把求职书送到羊华堂。名字的相似也曾让客户感到困惑。从长远考虑,必须尽早采取措施。于是在196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伊藤洋华堂”。
■编辑点评
此文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万事开头难。但在磨难下,人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机遇,正如此文表面看上去是作者当初到校园中招聘的一个艰难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为企业带来了两大无形价值,一是使管理队伍得到了实战拉练,通过对学生们的深入了解,他们将会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来管理这些未来的员工;二是使企业更加接近消费者,从而有利地塑造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