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洪治先生那天,他拿出今秋新到的铁观音,极力推荐我一起品品。然后又拿出各种茶食,几张小碟子立刻摆满了茶桌。就这样,一粒瓜子配着一口乌龙,大生堂的故事开始了。
与紫砂壶最初的相识
在茶庄门口时看到两块匾,一块写着“鸿志茶庄”,另一块写着“大生堂”,这是缘自何出呢?当我把这个疑惑告诉洪先生时,答案便倒回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
洪先生讲,他第一次接触大生堂砂壶,是在1997年的峰睿茶庄(后来叫“大生堂”)。1998年大生堂搬迁并扩大了面积,与此同时,鸿志茶庄第一代的那间小店也初具规模,两家店挨得很近,因而时常走动。2002年,双方公司在经营上都遇到了困难,洪先生说,他当时考虑到大生堂经营数年,有一定知名度、客户群体和采购途径,有一些品牌和经营经验积累,合作经营大生堂要比自己从零开始创品牌来得快,双方正好取长补短、互补有无。于是在2004年6月1日那天,开始试营业。从此,他正式结缘大生堂。
因为2004年大生堂原部门的一些带头人先后自立门户,他们将原先大生堂的客户瓜分殆尽,留下一个品牌空壳和一堆当时并不看好的一厂老壶,一年下来累计亏损十余万元,生意跌入谷底。后经过多次讨论会,不断反思、总结,最终确立了以一厂格调中、高档紫砂壶为经营定位,诚信服务,对顾客负责的经营理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下一年里的大生堂不但止亏,还有几万元盈利,挺过了最艰难的危机时刻。
做生意就得实在
当谈到大生堂的营销策略时,洪先生果断地这样讲道:“你再有策略这生意不还是得一点一点做呀!所以,我的生意策略就是四个字儿:实实在在!没了它,你有多少好点子都没用!”洪先生表示,在这些年的经营中,无论是茶庄的茶还是大生堂的壶,都一直秉承这四字方针,保证优质产品,保持适众价位,尽善售后服务。具体拿壶来说,他又指出4点:杜绝垃圾货;不卖高仿赝品;不卖代工壶;拒进价格虚高的所谓“名人壶”。
洪先生认为,现在紫砂壶市场之所以紊乱,一部分原因在制壶人和经销商这两块上。商人想赚钱可以理解,但是仿制名家壶、欺骗顾客从而获取暴利,甚至有的做那种用劣质砂泥再掺杂化学添加剂、涂抹鞋油增加壶面光泽的黑心壶,实在是令人鄙夷。“这样坑蒙顾客的钱不说,还大大地损害了人的身体,这种黑心钱怎么能挣啊?”说到此洪先生很是愤慨。
“那什么叫‘代工壶’啊?”洪先生解释说,这是指那些自己懒得做或产品供不应求的名人,以及那些只有个虚名压根儿不会做壶的假名人找人代替自己制成的壶,最后冠上这名人的名字。一边说着,洪先生随手拿起一把壶,感叹道这所谓的名人无非只是一个牌子,你真是大家,没有称号一样有人买你的东西;你若不是,只会让人家说现在的大师称号都灌水了,不实在。而且自己砸自己的脚,恐怕日后也不会有人再叫你“大师”,再买你的“艺术品”了。
赚钱关键看实力
当然,没有诚信一定不行,但只有诚信也不一定行。洪先生坚信,用诚信打破顾客的心理防线,用高品质产品刺激购买的欲望,而这后者靠的就是硬实力!
对此,洪先生很庆幸自己有一支紫砂壶创作团队。这些成员大多有在原紫砂工艺工厂学徒、培训、工作的经历,是大生堂十余年挖掘、培养的精英。他们一脉相承大生堂严谨细致、力求完美的从艺态度,抵御各种旁门左道,能够在嘈杂喧闹的环境下安心做壶,这样从根本上保证了大生堂品牌壶的品质。而且这些队员多年钻研紫砂壶历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深入矿井、炼泥厂,在一线学习,认真调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于砂料、壶型、窑火和使用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能逐步建立比较系统的砂壶鉴定理论与实战对策。
他又补充道,培养出一拨自己旗下的创作队伍对于树立独立品牌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想出品牌就得独创,要想独创就必须从设计壶到卖壶都是你自己的人,如此才能确保自家品牌理念从一而终的贯彻和实力的硬度。
就这样,我和洪先生一边喝茶一边聊。从铁观音喝到普洱,从普洱又喝到了猴魁。茶虽尽,意仍浓。大生堂的故事听完了,但大生堂的路会一直走下去。
本栏目采访对象多为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或独具特色的茶具生产、制造以及流通的企业董事长或CEO;采访方式为记者现场采访或采用其他方式互动。欢迎联系栏目。
主持人:冯斯正
联系方式:010-63744187
13671159497
邮箱:fuzzyshee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