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人民日报·经济周刊》“财经纵横”版署名康凤立以“伊川农商行四大工程惠民富民”为题,对伊川农商行支持地方农业经济、带动百姓致富工作进行了报道。
《人民日报》指出:近年来,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实施惠农民生、创业富民、强龙带动和金融扶弱“四大工程”,累计发放支农贷款逾50亿元,累计支持农户10万余户,支持特色经济项目400余个,支农惠民重点工程项目300个,支持小企业1200多家。
在支农过程中,伊川农商行注重对农田水利、乡村基础设施、生产资料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推动农民发展特色产品、生态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同时加大对农产品产业化、小企业和生产基地的信贷支持力度,带动数万农民走上致富路。
2009年10月28日,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两年来,年轻的伊川农村商业银行高举改革发展大旗,攻坚破难、锐意进取,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历史跨越,已成为县域支农主力军。
截至目前,该行存款余额达到88.34亿元,较年初新增21.34亿元,增幅31.85%,各项存款余额是成立之初的4倍。各项贷款余额43.65亿元,较年初增加7.45亿元,增幅20.58%,存贷款余额分别占伊川金融市场份额的68%和70%。为支持伊川现代农业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
历经两年,伊川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嬗变,使从前的“草鞋银行”淡出历史舞台,高效、优质的流程银行已具雏形,资产规模加速扩展,风控水平明显提升,盈利能力更是一年一个台阶,改革成效凸显了“六新”的特色。
服务“三农”深化新内涵
在伊川县委、县政府“富民惠民、富民强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指引下,两年来,伊川农村商业银行先后制定了支持春耕生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指导性文件,开发了“四通八达”等新型信贷产品,突出支农重点,改进支农服务方式,扩大有效信贷投入。
该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培育了一批基础好、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
破解融资难题,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直被该行作为自身应尽义务。一方面,该行大力支持县域符合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专门开发了中小企业“跨越通”和“致富通”等16种新型系列信贷业务产品,并不断加大投入,着力破解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该行努力改善服务,各地开辟了“信贷绿色通道”,开创了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模式,探索了农业生产订单、仓单、保险单、应收账款、土地承包经营流转使用权、收费权、经济林权等抵质押贷款方式,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累计为261户中小企业授信75.06亿元,为158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8.79亿元。
跨区域发展取得新突破
该行坚持走“外向型”和“大发展”路线,坚持“立足伊川、拓展洛阳、辐射中原、布局全国”的发展战略,着力实现由“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变,通过规模发展提高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2010年9月30日,伊川农商行在洛阳新区开工建设科技研发大楼,以此作为该行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对外发展指挥中枢;2010年12月27日,由伊川农村商业银行发起组建的荥阳利丰村镇银行隆重挂牌开业,这是河南省第一家由农村商业银行发起组建的村镇银行,也是省内第一家地方性银行跨市设立的村镇银行。该行的成立,填补了河南省金融行业此方面的空白。
未来三年,伊川农商行将在北京、江浙、天津等地发起组建6家村镇银行,今明两年将在洛阳、郑州、平顶山设立分行;2011年,伊川农商行将同时推进洛阳分行和洛阳市宜阳县、平顶山市鲁山县、北京房山区设置村镇银行的筹建工作,同时启动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前期准备工作——伊川农商行创新发展将揭开更加恢弘的历史篇章。
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面对县域金融市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以实现“资产、效益、队伍”三个根本好转为抓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推进该行打造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两个核心竞争力。通过在“四个着力”即: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提高领导农商行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着力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着力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形象上下功夫,以总行机关的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的转变为切入点,聚全行合员工之智,凝全行员工之力,推动该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招商引资蓬勃发展和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融资需要,伊川农商行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对伊川县龙头企业提供诸多优惠政策,建立实施项目推介和客户回访制度,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介绍信贷政策和业务品种,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资金需求等,搭建了银企交流沟通的平台。对那些效益好、信誉好的企业积极争取,做好信贷服务,对引进的涉农大中型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为个体民营企业提供诸多优惠政策,使其快速稳步发展,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伊川农商行先后对伊电集团、天源集团等数家涉农企业投放贷款15397万元,对天丰面业、洛阳金博苑食品厂等消费开发类企业投放贷款近1000万元,吸纳从业人员4.5万人,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和矛盾,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确保了伊川“工业强县”战略进程的顺利推进,实实在在地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两年来,该行经营规模快速壮大,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抗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目前,该行的存款余额达到88.34亿元,较年初新增21.34亿元,增幅31.85%;各项贷款余额43.65亿元,较年初增加7.45亿元,增幅20.58%;存贷款余额分别占伊川金融市场份额的68%和70%。实现收入34076万元,经营利润2354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管理体制取得新突破
按照流程银行经营理念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伊川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了劳动用工和薪酬改革,建立了适应新组织架构的运行机制。
对各部门各岗位实行定岗、定编、定员,打破员工身份界限,全面实行合同化制、劳务派遣制和竞争上岗制管理;对管理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实行公开竞聘制,激活人事干部管理体制。
引入外部竞争和管理机制,将发起组建的村镇银行的现代公司治理机构引进和应用到人事制度管理和改革中,通过村镇银行的外部机制,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引进及管理机制,推动和深化该行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全员高端培训计划,加强高管的综合素质培养,2010年分5批组织员工到上海封闭培训,举办了高管人员高级研修班。在此基础上,将“全员培训”和“个别培训”、“综合培训”和“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才培训实效和制度执行力水平。
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三高”复合型技术人才,优化员工队伍知识结构。该行还鼓励在职学习,先后有160余名职工参加了本科函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在职研究生班学习,每年分批对全体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全员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员工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风险防控达到新水平
在成立之初,为了达到治理的目的,伊川农商行加快了以组织架构调整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较短时间内陆续出台了20多个制度办法,内容涵盖了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制度框架,规范了业务流程,促进了业务的迅猛发展。同时,将综合目标考核、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劳动用工、薪酬等五个方面作为制度科学化的突破口,实行重点突破。
目前,一套相对配套、科学、稳定的制度已初步成型,为该行的稳健经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两年来,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强化稽核检查力度,推行了“全覆盖、不间断”序时稽核、专项稽核等多种稽核检查方式,基本实现了对该行所有网点、所有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面稽核。创新实施了移位稽核制度,按照人员移位、断电式、顶岗作业等方式对各网点进行全面稽核。同时,该行开展了一系列高风险时段、高风险业务的专项检查,加大了对重点机构、重点业务、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度排查力度,切实消除了案件隐患,预防了大要案的发生。
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以推进建设标准化、精品化网点为契机,不断健全安全保卫工作体制机制,严格执行金融部门安全保卫标准,努力夯实人防、物防、技防基础,拓展安全防范工作领域,为该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建设实现新飞越
两年来,伊川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加大科技建设投入,不断创新业务品种。结合客户主要需求,开发出四个系列七个品牌的信贷产品,即 “商务通”系列(公务通、园丁通)、“富民通”系列(巾帼情、信用通)、“便民通”系列(安居通、消费通)及“创业通”品牌等,开展了“聚宝盆”基金理财计划、“福寿满堂”保险分红产品等理财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积极开办新业务和中间业务。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为基础,广泛开展新业务和中间业务,进一步优化盈利结构。目前,该行开办有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住房按揭贷款、保险代理等新业务,与上海通联公司合作开展基金代理等理财业务即将上线运行;与伊川县人民政府联名发行了“金燕永利卡”,2010年9月正式发行,至今已累计发卡7790张。
与河南省联社、伊川县政府联名发行了自主银联卡品牌——“金燕永利卡”,并研发出业务模块与全省综合业务系统融合与对接。“金燕永利卡”分为普通借记卡、白金卡、黑金卡三种卡品,不仅具备金燕卡的全部功能,还能办理代缴水费、电费、有线电视费、移动话费、联通话费等,并受理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新农合资金、公共事业性资金收付业务。“永利白金卡”、“黑金卡”还具备优先贷款、利率和手续费优惠等特殊功能和优惠政策。目前,金燕永利普通卡已先期投放市场发行,至今已累计发行7790张,受到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欢迎。
与上海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战略合作,开发出基金代理业务终端接入系统平台并调试运行,目前已成功接入全省综合业务系统,近日将实现与通联公司的网络对接并全面启动基金代理业务,将可全面代理15家基金公司90多种基金品种的销售。
加强电子化结算平台建设,提出“城区自助设备全覆盖”、“24小时安全高效服务”和“基层支行全普及”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ATM机和POS机签约商户,至目前累计布放ATM机28台,发展POS商户348家布放POS机364台,累计实现ATM机交易2576万元,实现POS机刷卡交易近20亿元。同时,该行与国税局、地税局、电业局、通信公司等进行合作,城乡居民可通过POS机实现适时缴费。目前,伊川农商行已成为区域网点和自助设备最密集的银行,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也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金融需求,同时也提升了该行的区域影响力。
对全辖网点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将原有2兆光纤扩容升级为10兆光纤,实现视频监控线路与业务系统线路分离运行,在提升网络效率和兼容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该行还开发、引进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系统,在总行机房内可实时监控和掌握各网点每台电脑终端的运行情况,可在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实现全自动化的管理和处置。在此基础上,该行还在洛阳市农信系统率先建设了现代化的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并安装了呼叫对话装置,对全行各网点及自助银行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在2009年试行的基础上,2010年又安装指纹仪200余个,将全部前台员工及内勤主管纳入指纹管理,促进了该行的科学化、规范化、合规化管理。
投资建设了伊川农村商业银行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同时提升了该行的对外形象;与联通(原网通)公司合作开发出企业代理服务器短信系统,实现即时、实时的业务短信通知功能;建设了货币市场介入平台并与市办网络实现连接,为该行货币市场高效运转提供坚实的科技后盾;开发建设了财政集中支付业务介入平台,可通过内部网络接入财政预算平台系统,提升了该行争取并代理财政集中支付业务的竞争力。
2010年9月30日,伊川农村商业银行跨入洛阳市城区,跻身洛阳新区黄金经济圈,并通过不断完善和加强科技硬件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伊川农商行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不断向科技创新工作倾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适时开通超级网银、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现代化结算平台,进一步提高结算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