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苹果销售旺季,在号称“北方最大果品交易中心”的山东省栖霞市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一箱箱精心挑选的苹果整齐摆放,一个个忙碌的果农喜笑颜开,一辆辆满载苹果的车辆川流不息……
多种形式
助推果企迅猛发展
果业发展,资金先行。在“烟台苹果”的盛名背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功不可没。
一直以来,烟台市农村信用社将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服务“三农”的首要任务来抓,围绕苹果基地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使果业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目前,烟台市农信社已累计投放贷款20.31亿元,串起了苹果产业发展的资金链条。
“有了农村信用社的苹果仓单质押贷款,不论市场行情怎么变,咱们的冷库年年都是丰收年。”看着装得满满的5000多吨苹果,蓬莱市宇和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芳高兴得合不拢嘴,硬是邀请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经理到自己刚装修好的家里坐坐。
2007年,当果蔬保鲜业在蓬莱市刚刚兴起时,蓬莱市的陈慧芳夫妇就有了自己的创业想法,可冷风库的前期投资及果品收购资金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面对资金缺口也是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蓬莱市农村信用社在南部山区推广“苹果仓单质押贷款”业务,让很多有创业想法的人看到了希望,更是让部分像陈慧芳夫妇一样的“能人”淘到了“苹果仓单质押贷款”带来的第一桶金。
今年以来,随着烟台市农村信用社信用工程的深入开展,她的企业信用等级不断提高、授信额度不断上升、资金实力不断增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原来几百吨的小冷库也摇身一变成了库存5500吨的中型冷库。
虽然近两年果品收购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但是摸准市场、善于经营的陈慧芳,在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支持下,总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分得属于自己的一桶金。对于信用社,他们夫妇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一条龙服务
支持苹果产业链发展
为了使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烟台市农信社提供了果品生产、购销、加工、储藏、运输等一条龙信贷资金支持服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烟台市农村信用社就开始通过小额农户贷款、联户联保贷款等方式满足农民的苹果种植需求。近年来,随着果品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原有的贷款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资金问题一度成为制约苹果销售、储藏的瓶颈。为解决苹果购销资金不足、果农卖果难的问题,2007年烟台市农村信用社创新推出了“苹果仓单质押贷款”,引导果品冷藏企业以冷库内的苹果作抵押,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目前仅此一项,贷款余额已达10.8亿元,其中今年新投放贷款1.73亿元。
栖霞市宏海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果品销售、储存、加工。从企业发展之初就得到了信用社的大力支持。2007年农村信用社了解到该公司资金短缺的情况后及时介入调查,决定以果品仓单质押的方式予以大额贷款支持,在果品大量上市之前将300万元果品仓单质押贷款及时发放到位。在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宏海果品产业经营取得开门红,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591万元。2009年,该公司再接再厉,增加投入300万元,扩建1400平方米厂房,新增两台果品分级机,彻底完成果品从入厂清洗、到装箱运输的一条龙流水化作业。目前,该公司占地面积达18877平方米,可仓储10000吨苹果,总资产达5626万元,每年上缴利税500万元以上,拥有员工近百人,并吸纳了数百果农加入合作,产品远销深圳、上海、东南亚,已经成为栖霞市颇具规模的果品加工企业。
为了支持全市苹果产业发展壮大,烟台市农村信用社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到各家各户、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信贷资金需求情况,以“信用工程”为依托,为每位农户、苹果经销户建立信息档案,建立服务跟踪卡和信用社工作人员服务监督卡,通过信用共同体、抵押、信用担保等多种方式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截至10月末,烟台市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向苹果产业建设项目发放贷款20.31亿元,有效带动了烟台市果品种植、贮藏、加工及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苹果为结点的绿色产业链变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金色致富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