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革华润到空降中粮,再到不久前执掌蒙牛,宁高宁成为中国商界的典范,也顶上了“中国摩根”的光环,由此演绎了一段精彩的人生传奇。
“中国摩根”
在北京,要忽略中粮的存在,实在是件困难的事:公交车上是热腾腾的五谷道场方便面;地铁里的广告灯箱里闪耀着福临门的食用油和各种大米;超市的货架上最醒目的地方摆放着蒙牛液态奶、金帝巧克力、长城葡萄酒;便利店里是林志玲代言的悦活饮料……
当然,它们都打着“中粮出品”的标志,还有六个大字“产业链,好产品”,下面有行注释:从地头到餐桌。
“产业链,好产品”,这是中粮在每个自己的产品上向外界作出的承诺,也是宁高宁不遗余力地推进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期待着宁高宁的全产业链能给大众带来真正的放心产品。但对于生意人乃至整个商业社会,关心的却是支撑起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宁式资本运作。
有人这样评价宁高宁的全产业链战略:“全产业链”其实就是早已过时的“纵向高度整合”模式的时尚表述,顶多适合一个全新产业初期,不能当作长期发展战略。如同水桶原理,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又如同品牌定位,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真正的“全产业链”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影响。中粮的“全产业链,好产品”,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说说可以,却不能迷恋。对于这样的评价,宁高宁并不生气。在他看来,这样评价中粮全产业链的人,只是看到了中粮和自己大手笔收购的表象,而没有真正明白这一系列资本运作背后的真实目的。宁高宁在华润集团的十几年里,“收购”这个词就和他如影随形,也就免不了外人简单地将中粮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和全产业链划上等号。
2001年,在宁高宁的操持下,华润的整合进展得如火如荼,在地产、啤酒、零售、纺织、电厂、制药、建材多个领域跑马圈地。宁高宁的举动如同一个多世纪前横扫美国金融与实业界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自此后,“摩根”成了外界评价他的标签,即使他来到中粮后的一系列动作:重组新疆屯河,重组中土畜,重组中谷,招纳华润酒精,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入股蒙牛,均被贴上了“摩根”的标签。
不过在宁高宁掌舵中粮后的第五个年头里,他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粮的全产业链不是“加法”,实际是“减法”;并购不是横向战略,而是纵向战略,目的是加强板块协同性。这一年,是2010年。也是在这一年,宁高宁找到了“全产业链”这根“竹签”,通过资本运作,将整个中粮像糖葫芦一样串了起来。
加盟华润
宁高宁是山东滨州人,父母均是医生。在高中毕业那年,他作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选择。17岁的他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哪知这段知青岁月刚刚展开,第二年就戛然而止。宁高宁再次选择自己的人生——报名参军。由于天生精于数据,面对复杂的大炮射程与精准度公式不会手足无措,1976年,宁高宁成为某炮兵连的一名新兵。1978年,部队里说可以报考大学,喜爱读书的宁高宁又一次“我的人生我做主”,而这一次选择则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宁高宁在当年的高考中报考了山东大学中文系,但由于人数招满,他被阴差阳错地调到了经济系。刚开始他不死心,找学校请求换专业未果,他无奈决定在经济系先试学一年,没想到一年之后,宁高宁竟然爱上了这个专业。1983年,宁高宁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或许是那个“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的声音仍在心头盘绕,大学毕业那年,当听说有出国留学机会的时候,宁高宁又一次行动了。
1983年,宁高宁远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并主修财务。当时国内很多人不知MBA为何物,这也包括宁高宁自己在内。他曾风趣地回忆那段经历:“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MBA,上了半年的课之后有点明白了,原来就是为将来的生意做准备。”
1987年,28岁的宁高宁学成归国,加入香港华润集团,翻开新的人生篇章。最先进入的是华润的企划部,他几乎是这个部门唯一的兵。奉行中庸之道又豪爽的齐鲁之风,纯朴单调的农村生活,纪律至上的军营历练,推崇自由思考、创新思维的异域求学经历,视角广阔、成熟专业的香港商业氛围浸润,这些都交织在宁高宁的精神维度中。在华润,宁高宁求学多年的所有积累一点点得到释放,这也成为他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当时的华润集团手里有一家名为永达利的上市公司,也就是华润创业的前身,华润集团是大股东。宁高宁回忆说,最初华润集团买永达利的时候是想搞印染厂,但买过来之后香港又不许搞印染厂了,因为怕污染。在处理过程中,华润集团需要有个人来做代表解决此事。于是宁高宁“临危受命”,结果不负众望,把事情处理得相当完美。之后,宁高宁又通过贷款在原厂址上盖起了大楼,等大楼建好后一倒手,净赚4亿多元。经此一役,宁高宁在华润一下子出了名。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中资企业开始注重资本市场之时,“中国概念”渐渐流行。1992年,华润集团通过注资,把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由那时开始到1997年华创被列入恒生指数成分股时止,总资产已从几千万港元上升至超过200亿港元,作为永达利负责人的宁高宁更加引人注目。
1999年,宁高宁出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从刚进入华润的小角色成长为华润集团的灵魂人物。
在他执掌华润的日子里,宁高宁用一连串的策略性的资本运作,横跨房地产、零售业等主体行业,带领华润这样一家巨无霸“软着陆”,转向实业发展。他也因此而被称为新产业整合探索的先锋领袖,宁高宁的名字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而在这一时期,宁高宁操刀的一系列并购案也为未来他空降中粮,实施全产业链战略打下了根基。
(下转D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