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局。”在个人的棋局中,自己是棋局的主人;在历史的棋局中,个人也只不过是棋局中的一枚棋子,不得不受弈者的摆布,然而,“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聪明的棋子也有选择的权利。
纵观历史人物,魏征的四次跳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因不得其主,才能也始终不能显示,最后碰到了李世民,才有了“镜鉴”能臣的美誉。
魏征,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谏臣,他就是一枚善于选择弈者的棋子。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他只喜欢读书,也不善于打理家业,生活越过越清苦,甚至出家当过道士。但他胸怀大志,始终坚信自己有朝一日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
一跳:由李密跳到李渊
隋朝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归降李密后,魏征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李密虽然看中了魏征的才华,但也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善于吟诗作对的文人而已。魏征自然十分不甘心,他曾多次向李密进言,但是都没有被采纳。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交战,结果两败俱伤,死对头王世充却厉兵秣马,乘机进攻瓦岗军。魏征建议先按兵不动,待王世充粮草断绝之后,自然就会不战自退。但军中的大将都瞧不起这个文弱书生,自然不会采纳他的建议,结果瓦岗军大败。无奈,李密只得带着兵马入关投降李渊,魏征也跟着来到了李唐。
这是魏征的第一次“跳槽”,从李密的门下转投到了李唐的门下。
二跳:由李渊到窦建德
跟随李渊之后,魏征仍然不被重用。于是他自动申请安抚河北,获得允许后,他快马加鞭来到了黎阳,试图劝服黎阳的守将徐世绩归顺李唐。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转而为窦建德所用。
这是魏征的第二次“跳槽”,从李唐的门下转投到了窦建德的门下。
三跳:由窦建德到李建成
后来,太子李建成打败窦建德,魏征再次回到关中,被太子李建成所用。
这是魏征的第三次“跳槽”,从窦建德的门下转投到李建成的门下。
在李建成的门下,魏征每日的工作就是为太子洗马。此时,李世民的势力不断发展。魏征曾向李建成提出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先发制人,杀了李世民。李建成顾及兄弟之情,没能下狠心。后来在“宣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逼迫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四跳:由李建成到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之前的太子府中有名官员叫魏征。曾经是李密和窦建德的部下,还曾建议太子杀了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立即把魏征找来,质问他:“你为什么要挑拨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魏征镇定自若地说:“可惜太子当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不然,也就不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
李世民听后,非常欣赏魏征的直言坦荡和他的才华、胆识,非但没有怪罪他,还任命他为谏议大夫,经常向他询问政事得失。
魏征被李世民的肚量胸襟所折服,于是他第四次“跳槽”,成为李世民的辅臣。自此,魏征找到了真正贤能的弈者。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