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们要有自己的加工厂和品牌!”

白琦瑛

  图为合作社收购社员送来的橡胶水。 黎加科 摄

  获奖合作社:海南省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

  所获奖项:“2009 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50佳合作社

  合作社简介

  海南省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是儋州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合作社秉着服务社员、提高社员整体收入、引领大家共同致富的理念,逐渐形成统一产品标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合作社以海胶集团为依托,构建“公司+农户”模式的经营方式,筹备建立合作社加工厂,延伸产业链,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获奖是信心的来源

  “获奖,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两年的合作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更是合作社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海南省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定勇感慨道。2009年,作为儋州市成立的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通过层层评选,获得了“2009 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50佳合作社的荣誉称号。

  彭定勇说,北京一行,让他和他的合作社受益匪浅。在颁奖典礼上,通过专家的帮助以及同其他兄弟合作社的交流,他学习到很多发展合作社的经验和方法。回来后,彭定勇便对合作社事务作了更为细致的规划。

  近两年来,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逐步扩展,社员从最初的60多户增长到现在的几百户;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股金增长到100多万元;销售额也逐年递增,社员收入也随之提高,真正帮助社员走向致富道路,实现了为农户增收的目标。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还不断地组织对社员的技术培训,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加产量,努力延伸合作社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走出去寻找新思路

  我国是天然橡胶的消费大国,我国目前的天然橡胶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6.8%,每年有80%的天然橡胶要依赖进口。我国橡胶产区基本集中在海南、云南和广东三地,其中海南橡胶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的49%,产量占全国的51%,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橡胶资源拥有者和控制者。面对高需求的国内橡胶市场,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在高产出的海南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要将合作社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方法、新的思路来指导合作社。”彭定勇说,“合作社生产的是天然橡胶原料,作为传统农业生产,在技术上已经达到极致,除非出现一些新技术。所以,我认为要发展,就需要多出去看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最近,彭定勇正在准备去台湾进行观摩学习,希望可以带回新鲜的所见所闻帮助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只是一味地留在村子里想方法,根本没用,就像井底之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出去后才发现,还有更广阔的一片天地。所以我要走出去,走到外面寻求新思路。”彭定勇说。

  要发展就要创品牌

  合作社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彭定勇更看重发展的质量,他说:“虽然每年的销售都很不错,农户也可以有很好的回报。但是合作社要想持久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

  彭定勇认为,合作社想要发展壮大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品牌。品牌是一个产品的名片,有一张知名度高的名片才能被更广泛地认识,才有走下去、走出去的可能。二是要有自己的初加工厂。有些农产品只需要通过包装就可以注册品牌,成为商品,比如果蔬类。而有些农产品则必须要通过初加工才能成为商品,才可以注册商标来打品牌,比如橡胶、稻谷等。“我们的合作社必须通过这两条路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建立合作社自己的加工厂就成了最先要实现的发展目标。如果单纯收购原材料,那合作社基本已经走到尽头了。”他说。

  现在儋州石屋有利橡胶购销专业合作社正在为创品牌的目标不断努力着。目前合作社与一家企业合作建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通过积累资本,建立自己的加工厂。“要让农户增收、合作社发展,就要创品牌。这也是我们必走之路。”彭定勇坚定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