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卖商再现:谁卖谁知道

本报记者 赵晓娟 制图/刘海燕

  谁说零售业的黄金十年已过?今年以来零售业的表现否决了这样的定论。扩张、并购仍在进行,新业态、新模式仍层出不穷。但是对于日益资本雄厚的企业,有扩张的要求,却没有扩张的空间;而对于许多发展到瓶颈的企业,要么没有接班人,要么没有生命力。二者一拍即合,由此,开始了谈判桌上的“卖商”之旅。

  不是巧取豪夺,也没有强买强卖,而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各取所需,这便是近一两年来卖商现象增多的缘由之一。

  在前几年,许多区域零售企业老总,尤其是民营企业,思索更多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利率,提升销售额,如果挖到更得力的人才,如何降低各种成本,如何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但是现在他们也许还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企业长大了之后,将走向何处?

  会不会变成一个传承几百年的“老字号”,还是会转型发展成其他行业?第三种的可能性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卖掉。

  真的面临被卖掉的命运?一想到“在给别人养孩子”,许多老总立马泄了气。

  而很多时候,零售商面对的都远非泄不泄气的问题。安徽台客隆集团副总裁董松平对记者表示,对于许多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区域企业,如果年销售额达不到10个亿的话,再加上有外资或者强劲的内资零售业进入自己的区域,那其面临被收购或者并购的风险就增大了许多。

  “尤其在是三四线城市布网的企业,一定要提前准备打好这一仗,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比如精细化管理、细分业态、自购物业等。”

  今天,你卖了吗?

  也许有一天,在行业的各种会议上,老总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变成了:今天,你卖了吗?

  不到一年时间,在中国的零售业内,“并购”、“卖掉”又一次成了高频词汇。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卖掉自己的命运。

  最让人扼腕的是洪客隆,作为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榜上惟一上榜的江西商业企业,在今年8月被华润创业以总价36.9亿元的高价全资买走。洪客隆转而将钱投入了其资金链相对紧张的地产行业,而华润创业则借洪客隆的区域优势打入了江西市场。

  洪客隆和华润笑了,江西零售业哗然了,业界茫然了。虽然华润收购成性,业界也对其的各种动作不以为奇。但另一匹黑马的突然闯入,则让业界有点无所适从,那就是已经并购成瘾的海航商业。

  今年4月,海航商业正式拿下购宝乐旺和的绝对控股权,同天收入其麾下的,还有家润多80%股权。前不久,海航商业又公布,其已完成了对广东梅州乐万家超市有限公司51%股权的收购,挺进华南市场。

  与洪客隆主动叫卖不同,购宝乐旺和与家润多此前属于购宝集团,据内部消息,因购宝拖欠海航欠款而被卖给了海航。不过购宝内部人士的理由是“购宝财务状况不佳,所以决定出售手中所持有的家润多超市80%股权。”

  旺和与家润多超市算是命运多舛,多次易主却身不由己。此外,呼伦贝尔友谊集团主动卖给了大连大商集团,统一超商将四川量贩超市及成都量贩超市60%股权卖给了湖南步步高集团。

  这些买卖,不论以后怎么融合,好歹算是成交了。而那些迟迟没有买主的卖家似乎有些凄惨了,从8月份起,已“叫卖”多时的韩国零售商易买得至今仍无买主。

  因业绩不佳,易买得打算将华东地区10家门店打包出售,前后有9家有兴趣的竞购者,其中不乏沃尔玛、华润、海航等内外资大鳄,但如今因为各种原因,易买得华东10门店已无人问津。

  柿子不拣软的捏

  其实易买得华东的门店没有卖出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收购价值并没有吊足购买者的胃口。纵观那些卖商们,要么是蜗居一隅的地头蛇,区域优势比较明显;要么拥有优质的门店资源,在当地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拿洪客隆来说,其目前是江西规模最大、门店数量最多的零售连锁企业,拥有21家大型门店,其主要分布于江西省的南昌、九江、上饶等重要城市。正是基于这样的区域、资源优势,洪客隆当时的竞购者并非华润一家,还有深圳人人乐、湖南步步高等企业,其卖价也从当初的33亿一直涨到37亿才被华润创业收入囊中。而华润通过本次收购,也可及时实现在当地市场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同样,海航能够接受家润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20亿的年销售额,在湖南虽然不能与步步高相比,但是家润多超市拥有10多家门店,基本都布局在湖南地区,亦有一定话语权,再加上同时收购旺和超市,在海航进行后期整合和融合后,也许会更加方便。“从门店特征来看,家润多以大卖场为主,而购宝乐旺和更加擅长社区小店,以门店分布大街小巷,从而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海航商业的野心已经显山露水。

  海航并没有结束步伐。4月16日,海航商业宣布收购广东梅州乐万家超市51%股权。据公开资料,乐万家超市营业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此次被收购的门店有22家;2010年乐万家全年营业总额逾3.5亿元,净利润近2000万元,在梅州拥有33.2%的零售市场份额。

  似乎,这已经成为定式。外资零售巨头也好,内资大鳄也罢,想进入一个新区域、新市场,惯常的做法基本可以固定为一下两步:在目标市场寻找当地的地头蛇,然后买走。家乐福通过收购保龙仓超市进入河北市场,步步高购买统一商超量贩半数以上股份进入四川,华润进入江西也走了同样的路。

  难念的经 

  其实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在自己的地盘上做老大并非坏事,之所以嫁与他人,都有一部难念的经。

  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卖掉自己是因为急于涉足地产行业或者已经陷入地产行业的资金漩涡中而不能自拔。

  洪客隆出售其零售业务,坊间许多猜测都是由于涉足地产板块太深而引发资金缺口较为紧张。虽然洪客隆百货投资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王明标否认了该说法。但事实上,洪客隆集团2004年涉足房地产以来,开发了多个地产项目。最近几年房地产的主营业务已经占了1/3,对集团利润的贡献超过了一半,而且发展速度、规模比零售业更快。相比于零售业,地产业的发展空间、利润更大,而管理成本更低。洪客隆集团出售零售板块,更大的考虑在于战略发展方向转移,王明标很明确地说:“洪客隆集团发展的重点将放在地产业,我们要做全国性的地产公司。”

  与洪客隆做法相同的还有将广州宏城超市卖掉的越秀地产,买家同样是华润。

  而家润多两次卖身的经历则让更多的企业感叹世事无常。湖南零售巨头家润多还未上市时麾下有百货与超市两大产业,为集中精力发展百货业,家润多将超市业务出售。2006年初,美国购宝以1.5亿元收购家润多超市80%股权。而购宝又因欠债,将家润多超市那80%的股权转而卖给海航商业。

  此外,零售业更常见的做法是,将做得不好的业务剥离掉。自2005年入川以来,目前统一优玛特在四川开设了5家门店,不过,现在整个四川地区仍处于亏损状态。而统一超商还经营着便利店业务、北京法宝超市,统一量贩显然在“拖后腿”,这样的“坏孩子”只好扔掉,所以卖给了想进入四川的步步高60%的股份,将扭转不利局面寄希望于步步高。

  最不缺的就是钱

  在每一匹黑马的背后,都有一个“巨无霸”财团,每天发愁的就是怎么样把这些钱花出去。而进入任何行业和领域的捷径就是并购、花钱。

  “收购区域性龙头零售商将是海航商业扩张的主要手段,目前我们已面向全国布局。海航商业的规划是构建多业态的零售企业,并在5年之内挤进中国连锁商业第一集团军。”这是海航商业一位高层所说。

  2008年海航商业收购了西安民生、宝商集团,随后世纪阳光、民生家乐、兴正元、天津国际、海航中免、上海家得利等多家零售企业分别被海航商业收入囊中。截至2010年底,海航商业资产规模达108亿元,年收入达80亿元,门店总数328家,市场规模及收入规模都比2009年翻了一番。而这么大摊子与海航集团涉及的其他行业相比,属于“小弟弟”级别,即便再有什么大动作也不足为怪。而海航这一圈地模式其实是从华润那儿学来的。之前华润万家通过收购苏果、家世界、爱家等区域连锁龙头品牌,确立在部分区域市场的强势地位,在11年间就进行了7次并购。而如今它又将并购的触角伸向湖南、江西、福建、贵州、云南等空白区域,从而布局全国。

  这样的速度,没有强大的实力是不可能在全国如此逍遥。仅华润万家2010年718亿元的销售额即可说明一切。

  当然,钱并不是万能的,买回来的企业如何消化也是大鳄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烂摊子

  但卖掉之后呢?看着自己一手做出来的门店在换掉标牌后顺利成长是最开心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即便是这样一点愿望也难以让卖家们满足。

  毕竟,两个企业的融合,需要的不仅是时间。

  沃尔玛整合好又多,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却仍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以至于让沃尔玛再难生收购的念头。家乐福去年并购河北零售巨头保龙仓,员工的问题是小事,新老供应商“纠缠不清”,一年多过去,依旧在调整中。

  事实上,许多零售大佬们并不是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而是一有机会就出手。

  “我们对市场的判断是,随着我国消费升级,零售渠道的整合将在两年之内完成,也就是说到时我国零售行业的格局将基本定下来,地方中小企业将逐渐丧失原先的地位及盈利能力。所以我们赶在这个时候要先抢占渠道,然后再考虑整合,否则未来的机会就没有了。”海航商业的人士这样分析目前的局势。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先收了再说,即找到收购对象就争取把资源拿下,然后再考虑以后整合的事情。”一位参与并购的人士说现在资本也很看好零售行业。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各企业文化不同、模式也有差异,整合后必然会有一段磨合调整期,而对于本身没有过产业经验的公司来说,收购后的整合、管理更是很大的挑战。如海航商业自身没有一个强势的商业团队和机制,面对各个区域不同特色的零售企业,整合重组可能是未来发展中最大的隐忧。

  隐忧有可能成大患,企业毁于收购者之手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今,想要卖掉的企业,在出让之前,或许可以将眼光放长远、仔细规划,让企业的未来不至于成为别人的“二房”。

  /  案例  /  卖商绯闻VS潜力买主

  本报记者 陈默

  新一佳嫁给海航?

  2011年上半年,在刚刚完成3家收购后,又传出了新一佳超市即将卖给海航商业的“绯闻”。如果消息属实,应该算是业界一个爆炸性新闻,不是因为买家强大,而是因为卖家太强大。

  据了解,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为广东省流通龙头企业,目前在全国各地开设106家连锁分店。2008年,新一佳全国营业额将近175亿元,位居全国商业连锁企业第17位。这样的企业如果要卖掉,一百大几亿的资金谁能出得起也是个问题。不过,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副总裁姜楠很快正面否认了这样的传闻。他还透露新一佳今年预计新开门店20家。“我们公司的门店营运及拓展计划正在健康有序地进行,没有听说关于收购事宜。”

  点评:虽然海航今年以来疯狂并购多家零售企业,并且依靠同样的手段来扩大影响力和开拓新市场,但是其所有未消化的门店资产加起来恐怕还没有新一佳2008年的销售额多,出现“蛇吞象”的可能性并不大。况且,最近关于海航合并海上商业的消息已经坐实,不管是资金链紧张,还是集团战略发生变化,海航也许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凶猛了,毕竟,航空和科技才是其主营业务。

  “剩女”易买得

  易买得倒是希望业界快点传出自己出售华东10门店的新闻,可惜事与愿违,迟迟没有买家“相中”自己。

  因业绩不佳,韩国总部决定打包出售易买得华东地区10家门店,第一阶段谈判结束后,共有9家企业参与竞购,包括零售同业、房地产公司等企业,但据悉吻合条件的却不多;到了第二轮谈判结束后,仅有3家入围。有业内人士猜测,沃尔玛和华润是较可能的收购方。

  对于收购金额,易买得没有透露。但有知情者说,出售价格不会太高,基本以账面价格为标准。粗略估计,易买得一家门店的市场价格可能在3000多万元。

  有资金实力可以一举拿下10家门店的买主让许多人想起华润,但易买得部分门店接盘后要投入大量成本进行改造,许多有意者认为这笔收购并不划算。而沃尔玛曾经对易买得表示过强烈的收购欲望,不过沃尔玛更想要的是全盘吃下易买得在华27家门店,这让易买得很不乐意。

  点评其实易买得要么不必苛求买家是零售业,要么分拆门店卖掉,想必会更容易卖掉,但是完美主义倾向的易买得要求买家不仅要打包买走,而且又舍不得放走自己的专业人才。而对买家而言,有资本惯性的企业看不上其优势资源,毕竟在华东有实力的企业太多了;而能看得上的企业又买不起,照此下去,易买得还得自寻出路。

  大商的“闷棍”

  一向在东北和河南“默默”活动的大商集团近一二年对其他区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

  半年两笔收购,分别是山东淄博商厦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友谊商城,出手近20亿元。而据大商股份发布的201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43.43 亿元,利润总额 3.13 亿元。所以20亿对大商而言并不在话下。

  事实上,大商早就开始了走出区域的战略。从1998年带领大商走出大连,董事局主席牛钢就为大商树立了一个理想——创建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商业大公司。在牛钢看来,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中国民族商业的规模和体量都需要不断提升。这也是十多年以来 ,大商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全国各地密布店网的根本原因。牛钢表示,大商争取与各地的商业进行资源整合,或者收购,或采取其他合作方式,如果不具备条件的,再自行建设新店。

  而且业内普遍的共识也是:对于国内民族商业的跨区域扩张来说,兼并或者收购现有商业企业是成功率最高的模式。大商恰恰是这个定论的实践者,不过,大商并没有像华润创业、海航商业那么张扬,往往是低调收购、整合、开新店。

  点评尽管低调行事,但大商的实力以及行为值得行业内关注。据《全球零售力量2011年度报告》,中国有8家公司跻身全球250家最大型零售商名单,而这其中就有大连大商集团。对于想要出售零售业务的卖家,尤其是那些大商还没有涉及到的区域内,也许卖给大商是一个好的选择。

  人人乐野心暴露

  上半年人人乐传出了要被沃尔玛收购的传闻,不过业界并没有当真,因为谁都知道,沃尔玛在华收购并无成功经验,就一个好又多,估计已经让沃尔玛头痛不已了。而人人乐的体量,恐怕沃尔玛即便有心收购,也难以消化。

  人人乐立足于深圳,在西安和成都亦有大规模的门店,形成了近似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上形成了全国连锁的模式。在前几年,人人乐凭借“蜂窝式”的发展模式迅速进行市场培植,卓有成效。

  自从IPO之后,人人乐在资金和规模上均有所壮大,但由于竞争剧烈,除了惯有的生鲜策略之外,并购区域巨头也成了人人乐备用的选择之路。虽然其在2011年4月与华润万家竞购洪客隆失败,但人人乐也绝非业内传言的“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没有曲线进入江西市场,此前,人人乐斥资1.96亿元自购新余购物中心并表示,“人人乐目前在江西地区尚无正式零售业务,而此次公告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开拓新区域,有利于避免直接和目前刚被华润创业收购、在江西已占领先机的洪客隆以及步步高直接碰撞。”

  点评尽管因为股权激励、家族集权、高管出走等问题让人人乐的形象如同其股价一样没有上扬,但是人人乐的扩张却从未停止,在全国布局的战略也不会轻易改变。此次收购洪客隆失败,并不意味着下次收购其他企业不能成功。至此,人人乐迈入了并购的河流,恐怕一时半会儿是不想出来的。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