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陕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故,范围涉及煤矿、建筑、道路交通、消防、地质灾害等许多方面,严重影响了陕西的形象。虽然陕西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事故的发生还是显现出陕西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针对现状,陕西省委省政府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认真分析研究安全生产的规律,汲取教训,严肃处理,完善规定,明确主体责任,形成监管合力,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转变观念,科学防范,尽快扭转一段时间以来的安全生产被动局面。
转变观念是根本
近年来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很好,特别是今年国务院批准“西咸新区”以来,全省上下从国际国内发展规律的高度定位西安、定位陕西,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发展了经济,改善了生活。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机遇也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安全发展。文物被盗、房屋倒塌、地质灾害、道路交通、消防火灾、煤矿水害、瓦斯事故等既影响了陕西对外发展的形象,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势在必行。
防范事故要超前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安全生产的监管监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近期事故显示,陕西的安全生产和其他经济发展不同步,甚至于落后、被动。往往是事故发生了才采取措施,才补充规定,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无疑不适用于安全生产领域。对待安全生产事故,关键要做到心中有数、超前防范、主动应对。陕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全生产方方面面的制度是基本完善的,但超前防范意识不够、主动防范不够,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没有遵循安全生产发展的规律,做到超前防范、科学防范。但从近期的事故中有关领导部门已经严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通过完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以及补充有关规定等措施来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变被动为主动。
规定执行要到位
为了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在严肃查处事故的同时,汲取教训,制定出台了有关规定。
煤矿十必须十禁止规定:
一、必须进一步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禁止职责不清的矿井组织生产;
二、必须加强矿井通风和瓦斯综合防治工作,禁止超通风能力生产和瓦斯超限作业;
三、必须落实开采易自燃煤层以灌浆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措施,禁止有发火征兆的矿井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组织生产;
四、必须认真落实受水害威胁区域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措施,禁止开采未通过技术论证和审批的受水害威胁煤层;
五、必须加强顶板大面积冒落事故预防工作,禁止大面积悬顶开采;
六、必须积极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工作,禁止借重组之名逃避统一监管、借资源整合之名非法违法组织生产;
七、必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禁止非法开采煤炭资源和关闭矿井死灰复燃;
八、必须认真落实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禁止“三超”(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九、必须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和井下安全生产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禁止安全质量不达标的矿井组织生产;
十、必须实行严格的安全考核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禁止瞒报、谎报、漏报、迟报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30条:
一、严格执行驾驶人考试标准,严查驾校资质和教练员上岗资格。
二、进一步严格农机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强化农机登记上牌、安全技术检验、检查纠违、违法处罚等安全监管措施。
三、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营运企业驾驶人的聘用和管理。
四、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病车上路,以及高等级公路上违法停车、上下乘客等行为从重处罚;积极探索建立驾驶人违法违规“黑名单”公告制度,有效提升驾驶人遵章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新闻传媒,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和拓展基层交通安全宣传网络。
开展百项隐患专人专事专项治理行动
一、严格落实责任。
二、全面进行整改。
三、加强监督检查。
四、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以预防脚手架坍塌为重点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
二、突出重点方面,全面排查隐患。
三、突出重点环节,强化现场检查。
四、严格落实责任,确保检查效果。1、突出检查重点。2、要落实检查责任。3、要健全隐患台账。4、要落实带班制度。
五、深刻吸取教训,坚决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这些规定的执行到位,将大大提高陕西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科学规划谋未来
陕西应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将经济发展和安全发展协调一致,保持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缺什么补什么,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应有的高度,突出抓好煤矿、道路交通、消防火灾、建筑事故、文物保护、危险化学品监管、地质灾害预防等,明确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监管监察责任,两者要形成合力,共同为安全生产负责,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共同保证安全生产,不要被动监管。
在明确规定的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努力消除事故的隐患,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切实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监管监察能力、科技支撑水平,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营造全社会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人人重视安全生产,并保证安全生产的规定制度执行到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样才能牢牢抓住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才能遏制安全生产的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发挥陕西的独特地理优势,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毕 杰 张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