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河南省卢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原有基础上改制组建的卢氏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开业,给河南金融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再添新活力。
支农能力不断加强
卢氏联社长期秉承“服务三农,改善民生”的服务宗旨,坚持“小额、分散、安全、效益”的零售原则,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民增收”。
该社深入开展了“信用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建设,相继开发了“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新型信贷产品,开通了“农业生产贷款绿色通道”,实施了送贷到门、到田间地头的服务,突出支农重点,改进支农服务质量,有效扩大信贷投入。
在“信用工程”建设方面,该社取得了突出成绩。评定信用农户5305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61.33%;评定信用村117个,占352个行政村的33.2%;评定信用乡(镇)4个,占19个乡(镇)的21.2%。通过公开评定信用等级和发放贷款证,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观念在辖内加以确立和弘扬,使“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卢氏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推动了和谐卢氏的建设。
创新完善管理体制
在法人治理方面,建立和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和“三会一层”运行机制,形成了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有效机制,保证法人治理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机关职能转变方面,加快推进由单纯管理向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的职能转变,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职能进行再造,先后设立银行卡部、资金运营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把机关打造成经营管理、营销服务、风险防控的中心。
在管理模式上,建立与一级法人体制相适应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对辖内原属信用社代管的信用分社进行直接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增强决策传导和市场快捷反应能力,提高执行效率。
在劳动用工和薪酬改革方面,按照“以人为本、多劳多得”的原则,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经营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原则,广泛推行主管会计、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制,打破岗位“铁饭碗”,形成了员工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在经营机制创新上,创新经营模式,按照“公开、公正、择优选用”和“风险与利益共担”原则,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层网点招标承包经营”试点工作,为农信社经营机制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风险防控达到新水平
“强基固本”,该社深入开展“基础管理年”、“合规执行年”等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细化工作流程,提高执行力,努力实现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按照“业务发展需制度先行”的原则,该社共起草、梳理、修订、完善了31项制度、办法,涵盖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初步形成了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制度框架,规范了业务流程。
完善稽核审计体系。按“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原则,该社设立了稽核监察部,在各支行委派稽核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稽核审计模式和工作机制。推行了“全覆盖、不间断”序时稽核、专项稽核等多种稽核检查方式,基本实现了对所有网点、所有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面稽核。
科技建设实现新突破
卢氏联社在向农商行过渡的四年时间里,不断加大科技建设投入,先后完成全县网点实时视频监控系统、集中授权系统、指纹认证系统的上线运行,开通了同城清算、联行汇兑、大小额支付、农信银等支付结算系统,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尤其是以发行金燕卡,安装ATM、POS机具为标志,彻底打破了长期困扰农村信用社结算难和汇兑难的瓶颈,也为打造卢氏农商行成为支付结算畅通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卢氏农村商业银行累计发放金燕卡达3.8万张,卡内存款余额达2.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