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访 者: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吴晓灵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 杜晓山
关键词:金融体制
记者:最近温州民间资本出现的问题反映了中国金融机制存在着哪些问题?
吴晓灵:我认为温州现在这种现象充分折射出我们的金融存在的压抑以及金融改革不到位等问题。中国民间资本并不缺钱,有那么多的钱放高利贷说明钱多得很,但是又有那么多的企业得不到钱,说明我们这些钱现在没有真正地进入这些实体企业中去,一个小企业但凡接受了高利贷,基本上就等于饮鸩止渴,如果有正规的借钱渠道就不会去借高利贷了。
关键词:小贷公司风险问题
记者:小额贷款公司可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资金比例是多少?如何看待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问题?
吴晓灵: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是我一直所呼吁的。
按照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发的文件,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获得资本金50%的融资。但就是这50%,现在很多小贷公司都得不到。
是不是小贷公司风险更大?我觉得所有的人都懂,一个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和几十个、几百个企业同时倒闭的可能性谁更大?给小贷公司放贷,是放了一个组合贷款,风险并不比给企业放款高。这里面不是风险控制的理念问题,是对小额贷款这种组织的支持与不支持的问题。
还有高利率的问题,据我所知所有的地方金融办都认为小贷公司是给民间资本和地方一次介入金融的机会,他们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千挑万选地在选那些小贷公司的股东。目前小贷公司的平均利率也就是18%到20%左右,真正达到顶限的不多。即使是超过了这么多,如果放贷的对象确实是临时资金周转不足,也不能过分地去指责它,要容忍失败。我们的金融机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几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剥离了,我们的城市信用社倒闭了好几百家,我们的证券公司也关闭了好几十家,为什么正规金融机构可以失败,小贷机构就不可以失败呢?我认为这里面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如果真正地关心穷人和低收入的人群,就在市场创新的问题上鼓励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人人贷(P2P)
记者:怎么看待人人贷模式?
吴晓灵:那种模式很难不变相吸收存款。所有的金融就是要有监管当局保护小存款人、小投资人的利益,因为大家都要搭便车,这些小客户、小投资人不会认真监督什么事情,所以需要公权力出来代替老百姓做一些事情,有公权力的介入必须要有牌照制,如果没有牌照就只能经营大客户的钱,让大客户自己对自己的钱负责。
关键词:民间借贷与小微企业
记者:民间借贷组织对小微企业有何作用和影响?
杜晓山: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风险相对比较大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怎么做,小微企业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资金获取难,于是就到民间去寻找。而到民间寻找的结果,一个是资金成本大幅度上升,一个是获贷的难度只能是替代性的。
应该给民间借贷组织一个阳光化发展的政策、导向,有可能使民间借贷在稳健货币政策及资金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解决小微企业获贷难的问题。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不可以脱离实业去做所谓的虚拟经济投机获利,把钱拿出来做这些事,实际上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从长远来说是不利的,是一种短视行为。
当然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就应该有一种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去做实业。鼓励民间有钱的人去支持实业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做获利、投机的行为,这不是我们应该大力鼓励的方向,而应该从舆论导向、政策上、小微企业对自己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考虑这个问题。
关键词:“国九条”与小微企业
记者:国家出台“国九条”要求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这种做法对银行有何影响?
杜晓山:如果说传统银行是被迫的,或是在中央或地方的压力下不得不支持小微企业,肯定会造成未来的坏账率大幅度上升。如果是银行有意愿去做这个事,同时细心去学习国内外现成的中小银行的经验,在实际运行中获得很好效益的案例已经非常多了。
2005年后国内中小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这种创新性的业务,已经可以做到对小微企业进行非传统银行的借贷技术和能力,员工和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已经有了现成、有效的管控风险,同时有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经验。
例如哈尔滨银行、包头商业银行,以及海南农信社等,都已经探索出了一套非常好的风险管控机制,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坏账率极低。而且可以使小微企业循环持续地获得贷款,银行既有灵活担保和保证机制,又有风险管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