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合作社:
河北省涉县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
所获奖项:
“2009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50佳合作社
合作社简介:
王金庄生产的大红袍花椒以色泽鲜艳、颗粒均匀,麻味充裕、香气浓郁而名冠四海。然而由于地处深山、信息闭塞,在花椒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状况。
1996年,河北省涉县井店镇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了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实施标准化生产,将“崇香”牌花椒打造成国内花椒的知名品牌,从而走出了一条带农致富的道路。
获奖赢得信心与信赖
2009年,已成为河北省十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涉县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参加了“2009年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的评选,在同全国各地上百家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激烈竞争中,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获得了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荣誉奖项。当合作社理事长曹新江将这个消息带给合作社的每个社员时,大家都沉浸在喜悦而自豪的氛围中,社员们对合作社充满了信心。
这个奖项为合作社赢得更多的是社员们对合作社的信赖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兰保廷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始终是合作社的使命和发展方向,我们要将分散的农民们团结起来,进行标准化生产,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从而开拓市场共同致富。” 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通过依托当地供销合作社在助农服务方面的优势,在花椒生产前为入社农户统一采购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确保质优价廉,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邀请林果技术专家现场讲解花椒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对农户种植花椒实施标准化管理和指导,并在收获后统一组织社员销售花椒。
在合作社的努力下,社员们逐渐脱贫致富,合作社通过二次返利等方式帮助社员年均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周边的农民在合作社带动下也纷纷富起来,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也越来越多。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的入社农户已从1996年的80几户发展到了现在的660余户。成为全国50佳合作社后,社员们对合作社也越发的信赖,不断增加入股合作社的资金,很多社员二次返利的钱直接入股到合作社中,社员的股金也从2009年的2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0万元,资金的增加也为合作社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与保障。
坚定高端种植生产信念
在从北京颁奖回来后,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坚定了花椒高端生产种植的信念。参加评选之前,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已联合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共同建设了符合欧盟标准的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2000亩。在科研院所的协助下,合作社按照标准规定进行种植生产并取得了成功,顺利通过了欧盟的认证验收。但是生产出来的这种高端花椒却在国内市场遭到了冷遇。兰保廷说:“国内消费市场对按照GAP标准生产并通过欧盟认证的花椒不是特别认可,大家觉得花椒作为调味品只是用来调味道的,不需要大量的食用,只要味道好就可以,不要求什么高标准。”于是社员对采用GAP标准进行种植花椒也充满了疑虑,没有市场需求,合作社对此也显得信心不足。
兰保廷说,当时在颁奖现场,他看到有不少合作社都是通过走高端种植的道路,打造出了自己的产品品牌,从而获得成功,这为他们发展高端花椒带来了信心。“虽然花椒与普通的水果和蔬菜不同,只是调味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端花椒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定可以提高花椒的附加价值。”
据了解,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按照GAP标准管理的花椒示范基地面积已增加到4000多亩,产品已经进入欧盟和日本等国外市场,每年的销量在10万吨左右。
带来“农超对接”发展新思路
目前,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每年种植花椒的销量在400万斤左右,在获得全国50佳合作社后,“崇香”牌花椒在业内已具有了广泛的知名度。2010年,合作社花椒的销量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达到了500万斤。兰保廷说:“以前我们的市场都在南方,现在我们已逐步打开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北方市场。这些年来,我们的市场是用运输车一个省一个省跑出来的,装满一车货后便从华北卖到西南,就这样日积月累地打开局面,发展过程也很艰辛。”
“合作社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兰保廷说,“合作社理事会主任曹新江在领奖回来后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农超对接’,将我们种植的花椒与各个城市的超市直接对接,不但减少了流通运输的费用,而且能在全国更大的范围内开拓市场。”目前,王金庄花椒专业合作社正借助当地政府和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帮助探寻“农超对接”的发展出路。
现在“崇香”牌花椒已享誉华北地区,待“农超对接”开展起来后,“崇香”牌花椒将会占据更大的市场,使花椒飘香万里,也帮助涉县农民进一步走向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