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0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网上供销社“娄底模式”成品牌
政府主导欲将品牌影响扩大
谢次华 葛旭华

  自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网上供销社创办以来, 2010年4月,全国首家地市级网上供销社落户娄底,在试点过程中,娄底市集中各方力量,努力使其成为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移动电子商务为“三农”服务的强势平台。今年以来,娄底市将网上供销社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建设工作作为“数字娄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制定了《娄底市开展“远教—网上供销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娄底市农村商务信息—网上供销社综合服务点管理办法》、《娄底市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重点在网点建设、商品流通、便民服务、农村信息服务、业务代办、前期市场培育、宣传引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网络建设基本成型

  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娄底网上供销社的网络建设基本成型,已建立了1家地市级运营中心,即娄底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主城区建立了1家县级综合服务中心,发展了108家网上供销社乡镇加盟店;在娄星区、双峰县建立了51个“远教—网上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点;发展了供销通企业会员600个,供销通个人会员17000个,形成了“市—县—乡镇—村—供销通会员”的五级服务网络体系。目前,网上供销社乡镇加盟店已全面覆盖了娄星、涟源、双峰、新化、冷水江5个县市区。按照“实体+网络”、“线上+线下”模式,各级网络都已与省级平台联网,既实现了资源共享,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和信息化进村入户问题。网络体系的健全将为娄底市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商品流通开始启动

  “商品流”是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建设的核心,也是做实“娄底模式”的关键。今年,娄底市积极探索以“分散订单、集中采购”为主的商品流通新模式,将加盟店分散的小额订单集中起来,向厂家集中采购,提高了加盟店的议价和生存能力,使商品采购价格下降了15—20个百分点,也使农民朋友直接受惠,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厂家到消费者”的直营模式。“远教—网上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点的商品流通同样取得了良好发展。今年,娄底市打好组合拳,通过搭建网站、线上推广、农超对接、线下团购(如农资团购)等多种形式,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农民解决“买难”“卖难”问题。目前已通过农超对接促成蔬菜销售、瓜果进城、工业品下乡、日用消费品线下团购、农资购销及村级网点商品流通总计约277.7万元,初步显示和找到打通农村“买难”“卖难”的通道。

  便民服务稳步推进

  围绕打造全方位服务“三农”的综合服务平台,娄底市以网上供销社网络平台和供销通手机平台为支撑,以实体加盟店、点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丰富便民服务内容,在广大农村开展政策、法律、农业科技咨询,远程医疗挂号,汽车、火车、飞机票购买,农行小额存取款、惠农卡办理,移动充值缴费、放号,手机购买,保险、彩票购买,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农村物流等十余种服务。

  今年以来,娄底市通过网上供销社平台已为农户办理小额存取款业务112笔,资金480万元;移动缴费达到1276490元,放号金额达17814元;彩票购销交易,车票、飞机票购买,远程医疗挂号服务全面开展;提供人才招聘、供求交易等信息27000条,帮助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开通网上店铺,帮助95位农户开通了网上银行,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技术培训210余次。

  网上供销社“娄底模式”已形成品牌。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娄底市在全国首创了“实体+网络”、“手机+电脑”的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建设“娄底模式”。“娄底模式”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信息化专家的一致认可。据介绍,娄底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该市供销社关于网上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汇报后,已经就下一步稳步推进网上供销社工作,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做了安排部署。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