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0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西晋城市供销合作社下属公司
让冷库“热”起来

鲍志华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供销合作社下属的果品冷库公司坚持“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以服务“三农”、搞活流通、丰富市场为己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开拓了一片崭新天地,企业年商品周转量达到2万多吨,为该市农业调产、农民增收和丰富群众“菜篮子”作出了积极贡献。

  抓住机遇 做大做强冷藏业务

  冷库之长在于“冷藏”,这也是晋城市果品冷库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而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冷藏的需求急剧增加。面对渐渐热起来的市场,市果品冷库紧紧抓住机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和放大自己的优势,逐渐成为了全市冷藏领域的“龙头企业”。

  1990年之前,山西全省地级城市中,晋城市是唯一没有冷库的城市,建设冷库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需求,当年晋城市政府把果品冷库列为十大民心工程,投资480万元,建立了恒温储量1000吨的果品冷库。1995年,市果品冷库又根据市场需求,自筹资金200万元,新建了500吨低温仓库。之后,随着不断加大投入,冷库的冷藏能力也逐渐增至5000吨,成为全市最大的冷藏企业。

  在开发冷藏业务的同时,公司还根据市场需求,抓住“新网工程”建设的机遇,积极发展自营业务。公司向银行贷款300万元,内部员工集资500多万元,投资兴建了农产品交易中心,不仅缓解了企业库房紧张的局面,还解决了企业多年来没有固定销售窗口的问题,为冷库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冷库一头连着经营户,一头连着市场,要把冷藏能力变成实实在在的效益,还需要与市场衔接起来,充分把冷库利用起来。为此,该公司积极创新经营方式和渠道,不断增加经营品种,由最初的土豆、蒜薹等季节性蔬菜,增加了水产、海鲜、冷饮、时令水果等品种,经营品种由最初的四五种增加到目前的5000多种;经营方式也由之前单一的自储自营,逐步增加了代储项目,变一条腿走路为两条腿走路,变季节性经营为全年经营,每年商品周转量达2万余吨,为丰富群众菜篮子、稳定市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全市人民共有的“大冰柜”。

  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近年来,经过深入市场调研后,市果品冷库开始把业务向上游或下游延伸,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为保证稳定的货源供应,他们与周边农户联系,加大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按照“投入多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综合化、管理规范化、经营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水果、蔬菜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与周边农民建立了稳定的货物供应关系,逐步形成了“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目前,企业已建立农产品产业化基地2万余亩,每年为基地农民销售水果150万斤、蔬菜100万斤,并以低于收费标准30%为农民代储水果200万斤,不仅解决了自身货源的供应,还有效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为4000余户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在下游销售渠道方面,公司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网络优势,积极实施农超对接,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分散销售的经营方式,将晋城市各个分散的门店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网络经营的规模效益。目前公司已发展连锁配送门店500多家,网络覆盖全市各个乡镇。同时,作为政府指定的“两节”储备供应单位,公司在市区设点,低价向市民提供各种蔬菜,丰富节日市场,平抑市场物价,受到了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通过创新经营和销售方法,晋城市供销合作社下属的市果品冷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还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各项主要经营业务逐年增长。企业固定资产由1998年从果品公司分立时的375万元增至1700万元,年商品销售由2001年的630万元增至9000多万元,职工收入每年也以10%幅度递增。企业连续10年经济效益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及全省同行业名列前茅,为该市农业调产、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摘编自《太行日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