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9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动态


  欧尚大润发启动联合采购

  本报讯 高鑫零售首席执行长(CEO)、欧尚亚洲区总裁梅思勰近日在上海透露,虽然欧尚与大润发合并上市,但两家公司仍独立运营,采购中心亦不会合并,但今年两公司将开始联合采购,预计今年年底前,双方联合采购的规模将达到50家供应商,明年则希望扩大到200家。

  日前,欧尚中国第二届供应商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也是其与大润发合并为高鑫零售(6808.HK)在香港上市后首次召开供应商大会,约有800多家供应商参加了欧尚供应商大会,欧尚今后是否会转变经营模式备受供应商关注。梅思勰说,与大润发进行联合采购的选择标准为与两家均有合作关系的大型供应商。 (陈华)

  


  “网购机”现身深圳便利店

  本报讯  近日深圳多个社区便利店门口都装上了“网购机”,这些原本做传统生意的小店也开始和电子商务联姻。据悉,这些机器由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免费给社区便利店安装,目前在深圳市已安装了1000余台。

  在宝安区民治和龙岗区坂田的多个社区,一位市民好奇地在机器前购物。他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和金额后,手机就完成了充值,并且还有折扣。他说:“这比去买充值卡方便多了,同时也便宜。”小店老板说,这些网购机是一家叫“665”的电子商务公司免费安装。”据了解,这种机器可进行网上购物、充值话费、订购鲜花及其他便民服务。放置在社区便利店后,令社区便利店存在两种经营模式——传统零售和电子商务,二者之间还有交叉与融合。此外,对于“没有网购经历”的人而言,消费者无需拥有超强的搜索能力,无需懂得电脑打字,只要能看懂汉字就能在网购机上轻松查询到所需产品,并放心下单购买。 (黄顺)

  


  南昌好又多“低调变身”沃尔玛

  本报讯  近日,细心的顾客发现位于三店西路的南昌“好又多”商场店内外的招牌,已经全部换成了沃尔玛。截止目前,南昌“好又多”已经低调完成了换牌。 

  更换招牌后的“好又多”商场,货架通道比以前更加宽敞,店内张贴着“90天无忧退换货”等服务承诺。商场内已经摆放了沃尔玛自有品牌的商品,包括食品、快速消费品、家居用品和服装产品等。这次换牌也标志着,沃尔玛完成了对南昌“好又多”的全面整合。 (廖济堂)

  


  苏州24小时便利店快速发展

  本报讯  目前24小时便利店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除了可的仍在苏州扩张外,苏州不少其他中型超市连锁店近期也加入了24小时营业的队伍。今年以来,全家、华润万家等超市瞄准了苏州的夜间商机,纷纷开出24小时便利门店或将在居民社区附近的超市调整为24小时营业,销售情况都达到了预期。

  全家去年进入苏州市场,目前在苏州24小时便利门店数量达30多家;华润万家今年将把居民社区附近的30家超市调整为24小时营业,本月还会将苏州国香园店、吴中店(标超)调整为24小时营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大型超市的空白营业时间。”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夜生活逐步频繁及夜班白领人群的扩大,24小时便利店的夜间客流迎来小高峰。而环境舒适、服务周到的24小时连锁便利店借助此契机,以更便捷、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夜生活一族”的追捧。 (李强)

  


  上海家乐福开放食品检测室

  本报讯  家乐福日前宣布,在上海率先对公众开放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消费者将有机会亲手体验禽畜肉含水量、大闸蟹内双氧水及甲醛含量等食品安全检测项目。该体验项目将定期开放,消费者可通过家乐福官方微博和热线报名参加。

  据悉,上海家乐福的快速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设在华东区总部万里店,初步建立了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瘦肉精、畜禽含水量、蘑菇漂白剂、吊白块等十多个检测项目,可对蔬菜、水果、鲜肉、干制水产、水发产品、腌腊制品等产品进行抽检。目前,家乐福每天对28个样品进行11种项目的检测,抽检合格率在99%以上,通过检测发现的嫌疑问题产品会被立刻实行撤柜。 (任翀)

  


  2011零售业富豪榜出炉

  本报讯  《2011胡润百富榜》近日出炉,今年是胡润研究院第九年发布行业子榜—“胡润零售富豪榜”。其中,江苏首富苏宁电器的张近东第四次荣登零售首富宝座,同时也是家电零售连锁大王。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在保住国美控制权的同时,也稳坐亚军位置。正通汽车的王木清成为零售黑马,夺得季军位置。

  从子行业来看,百货零售发展稳定,今年共有9位上榜富豪,排名第一;超市连锁以8位富豪,保持第二;汽车销售行业发展迅速(其中中升集团2人),有7位上榜富豪,排名第三;家电零售连锁以4人(其中苏宁3人)排名第四。零售市场中各大零售商的争相上市,颇为引人关注,共有7家新上市企业,除医药行业外新上市最多的行业之一。前10名中除了红星家具,其他全为上市公司。 (窦媛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