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县素有“林海仙县”之誉,近年来靠发展原生态精品农业声名鹊起。最近有群众向新华焦点记者反映,浙江一些部门和单位借助权力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当地生产的“高山土猪”和绿色瓜果蔬菜,主要供应一些政府部门、单位。(据9月17日《新京报》)
对于此事,遂昌县农业局对新闻报道中所罗列的“特供菜”事实一概回避不谈,反倒津津有味地介绍遂昌县的地理环境、生态文明、原生态精品农业基地建设及规模效益等,很像是在作广告,刻意宣传遂昌县环境优越、气候独特和农耕文明的独具魅力,以及“原生态”农产品健康安全的优异品质,令人心中生羡又生疑。
遂昌县海拔高、空气好、环境好,能够保障土猪养殖的品质,并且对他们严守“土”法饲养,不喂合成饲料、不用激素和添加剂感到放心。遂昌县制定了全省首个原生态农产品地方标准,目前,已创建了“黄泥岭土鸡”、“七山头土猪”、“建洋原生态稻米”等40多个原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核心基地,深受市场欢迎。
按照常理说,遂昌县是绿色农产品产地,那么当地的居民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可是仙岩村的不喂合成饲料、不用激素和添加剂,严守“土”法饲养的“高山土猪”,县城最大的中心菜场每天仅能供应一头,不仅售价高,市民想买还得赶早集,否则很难买到。看来,当民居民只是偶尔尝个鲜。由此可见,行政垄断却无情地掠夺了他们的优先权,让绿色的“肥水”哗哗地流到了“外人田”。
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是市场需要的,是人民群众欢迎的。遂昌农民懂得重视发展高品质农产品,有利于提升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找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政府应该大加鼓励和扶持。问题在于,在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不能从中“顺手牵羊”成“特供菜”,把面向广大消费群众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变为少数人的“特供农场”,这不符合执政为民的理念。
如此“特供”的重现和蔓延,无疑向公众传达了一些政府官员对市场食品安全不信任的信号。如果官员都信心不足,又哪有决心和动力去推动问题的解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人人都是平等的,百姓希望各级政府下更大的决心、投入更多的资源,解决好普通大众的食品安全问题,早日让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吃上放心猪、安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