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0日,是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的第8个工作日,仍旧没有成交。
“我不知道有这政策。”19日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县棉农魏和义有点惊讶。
9月8日,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收储价为19800元/吨。19800元/吨缘何而来?一个好政策的出台,只有执行下去才会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如果要想在执行过程中政策不走样,就需要严格的监管来保障。临时收储启动以来,在临时收储政策宣传不到位的情况下,给如何监管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特点:不限量 敞开收购
2011年3月30日,一纸“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的通知,给当时恐慌的涉棉企业一份坚定的信心,同时也给正处备耕且犹豫不决的棉农吃了一颗“定心丸”。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2010年度是棉花行业最为复杂的年度。
2010年9月1日棉花价格指数为18002元/吨,11月11日上窜到31302元/吨,涨幅高达74%,创下了国内棉花价格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1年3月10日,棉花价格指数达到31228元/吨的年度最高点,随后,棉花价格开始调头往下走。此时正值棉花播种季节,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发现,由于2010年度棉价大幅提高,今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将有所增加。但调头的棉花行情让一些棉农犹豫:高棉价是否可持续?棉市大起大落是否在新年度重演?
此时,八部门联合发文,出台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中国棉花协会表示:“根据临时收储价格测算的籽棉收购参考价,相当于棉花的最低保护价。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此价,则随行就市。与以前实施临时收储措施相比,今年颁布实施的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将国家在棉花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的措施常态化和机制化。这种安排具有两大优点:一是提前公布收储价格,可以使棉农、用棉企业事先做好各自的生产计划;二是不限数量敞开收储,可以使交储企业放心收购籽棉,确保棉农受益。”
据中国棉花协会监测,2011年全国植棉面积8018万亩,同口径比较增长4.1%。由此可见,在棉价持续下跌中,临时收储政策预案稳定了今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
自3月10日棉花价格达到最高点后,棉花市场行情便急转直下,8月16日跌到19059元/吨,跌幅达到39%。2011年度棉花收购开秤以来,国内棉花市场价格连续5个交易日低于19800元/吨。为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9月8日棉花临时收储启动。
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自9月8日棉花临时收储启动以来,棉花价格已改变了前期不断走低的趋势,呈现出微涨态势。棉花指数已由9月7日的19502元/吨回升至16日的19738元/吨。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对棉花价格看涨预期明显增强,收储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19800元/吨:由粮棉比价得来
“根本没有来收购的。”19日,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县棉农魏建军对记者无奈地说。
2011年度新棉已经开始采摘,尽管9月8日,国家启动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使得持续下跌的棉价企稳回升,但据了解,各棉区却鲜有收购。
收储至今的零成交和棉区里仍未见收购者的身影,这都说明收购企业对19800元/吨的价格并不感冒。2010年度,棉花价格暴涨暴跌之后,19800元/吨的价格不足以引起收购企业的兴趣,是因为当前市场需求低迷,现阶段棉花供给大于需求。
为何当初国家将临时收储价格定在198000元/吨?
“2011年度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为19800元/吨,是按小麦最低保护价与棉花比价1:10,加上收购企业加工费推算出来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贸司处长张显斌说。
中国棉花协会表示,按今年植棉成本测算,棉农可以保本微利。
资金:向企业及时提供足额资金
截至9月20日,临时收储政策已启动8个工作日,在今年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信贷资金吃紧,棉花收储所需的巨额资金是否能按时足额到位?
“受上年度棉花价格大幅波动、今年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整体资金面偏紧,社会资金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棉花资金投放量将有所下降。农发行对此已有所准备,目前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资格认定工作已经结束,正在核定贷款额度,预计9月末之前资金将全部到位。”在9月15日召开的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二部副处长凌涛介绍农发行新年度将保证收购资金的供应。
凌涛说,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农发行的信贷政策有所调整。一是对棉花收购规模准备比较足,全行压缩其他业务规模,保证棉花和粮食收购。有资格的企业只要申请合理,资金供应就有保证,保证收购顺利进行。二是今年支持企业的数量基本持平,其中新疆地区增加,其他地区个别有调整。
市场人士还指出,部分购销企业2010棉花年度的经营出现亏损,可持续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下降,对信贷资金的依赖也会进一步增加。
农发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农发行总行要求各分行在预案启动后,对于符合收储要求的棉花,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向参与交储的贷款企业及时提供足额资金,使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据悉,农发行在新年度贷款资格认定中,将通过贷款资格认定,合理布局收购资金供应点,使该行的贷款企业基本覆盖棉花主产区。
监管:完善流程 实地监察
有了足够资金的保障,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收储过程中怎样进行监管,确保棉农收益不受损,成为临时收储政策的关键,同时备受社会关注。
9月15日,在中国棉花协会举行的2011形势分析会上,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姚明烨表示,中储棉共有仓库89个,库容302万吨,目前,已启动39个库,库容132.8万吨。公司已对有资质的加工企业和承储库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将政策、流程、要求进行了解释。为保证高效快捷,公司将公检入库捆在一起,从流程上提高了效率,且追究出库责任,提高了入储棉花的标准,还公布了举报电话,让大家共同监督。
中国棉花协会表示,他们按照皮棉临时收储价、棉籽等副产品价格及衣分率等因素,测算出籽棉收购参考价已向社会公布,棉农可据此交售棉花,收购企业据此收购,不得低于籽棉收购参考价,否则不得入储。
农发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把已认定贷款资格的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告知棉农,方便他们售棉。日前结束的农发行2011年棉花收购信贷会议提出,要把防止出现“卖棉难”和“打白条”作为棉花信贷工作的首要任务。
张显斌告诉记者:“在棉花集中收购时期,我们将和有关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到棉区去实地监察,确保棉农利益。”
据记者近日在棉区了解,棉农认为19800元/吨的收储价不高。希望19800元/吨的价格不要成为2011年度棉农的伤痛。
编 后
2008年度籽棉收购价低于成本价,棉农丰产不丰收,已成为棉农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与2008年度类似的2011年度棉花市场行情,为保障棉农收益、稳定市场,国家从长远着手,早早介入,出台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预案》。在质检方面,借鉴2008年度的经验和教训,完善了相关条款,降低了收储门槛,并从资金和监管上给予保障。在今年更加完善的收储政策支持下,希望今年的棉农利益能够切实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