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四个载体”助推创新发展
——河南省唐河县农村信用联社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本报驻河南记者 李进富 通讯员 牛玉华 刘海东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志刚(左二)在唐河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秦克建(右三)的陪同下到唐河联社调研指导工作。
  左图:唐河县联社城郊信用社支持果园村农户种植鲜桃喜获丰收。
  下图:唐河县联社上屯信用社支持农户种植豆角。

  河南省唐河县农村信用联社捷报频传——截至8月31日,全县信用社各项存款突破50亿元大关,余额达508650万元,较年初净增82512万元,完成年度存款任务的114.6%,实现了新的跨越。

  河南省唐河县农村信用联社坚守宗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线,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在服务中求突破,在转变中谋进取,在创新中促发展。

  唐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所取得的成绩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贯彻“四个重在”、落实“四个着力”的结果,是支农惠农迎来发展机遇的结果。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河南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唐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做法,对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如何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提升自身业务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农信社一直承担着支农服务的重任,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立足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是唐河农信社的使命,也是我们一贯的努力方向。”唐河农信社班子成员一致这样认为。

  牢记宗旨   践行“主力军”使命

  今年以来,唐河县农信社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积极优化信贷投向,腾出规模和资金,加大信贷支农投放力度,整体实现了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其他各项贷款增速、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水平的目标。截至8月末,农业贷款余额达33.76亿元,较年初增加2.23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3.68%,有效支持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地方经济大发展,项目带动是关键。唐河县农信社把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服务县域“三农”的着力点,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县25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半数以上享受过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

  唐河县是豫西南最大的粮仓,粮食深加工是唐河的特色产业。据统计,唐河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达到了189家。按照择优扶强的原则,信用社仅“阳光办贷”一项,就为粮食加工企业累计提供贷款两亿元以上。今年,全县150家农业龙头企业受到了“阳光办贷”的普照。

  唐河县昝岗乡朱店生态园的老板方明,是农信社“植根三农”理念的直接受益者之一。这些天,他的生态园里生机盎然,尤其是硕果累累的葡萄园,吸引了众多客人的目光。“这串‘美人指’一斤五十多元,我现在手里这串能卖一百五十元以上。”方明拿着一串刚摘下来晶莹剔透的葡萄,高兴地说。

  去年,方明从农信社贷款30万元,和中科院的技术人员合作,进行特色葡萄种植,目前已初见成效,方明估计,这片葡萄园每亩至少能带给他6万元的收益。“目前我正准备试制葡萄酒,到时候还需要信用社的支持!”在方明的未来规划中,农信社的扶持有着重要的位置。

  像方明这样得到农信社贷款扶持的特色种养户在唐河数不胜数。唐河信用社实行了一家一户一档案的制度,竭力扶持特色种植户的发展。去年以来,全县发放支农贷款8600万元,使568家种养户焕发生机。  

  唐河县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信贷方式,降低信贷门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信贷服务,推动了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目前,在唐河县农村信用社的助力下,全县已形成了年交易量3000万公斤的中原辣椒城、年交易量48000头的豫南黄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30万头的豫南生猪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亿元的中原皮毛城四大专业市场,其中中原辣椒城被评为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

  在农信社的倾力扶持下,全县发展起了12万户种养加专业户,形成了20多万头的黄牛、30万亩的小辣椒、17万亩的栀子、200万亩的优质粮、50万亩的棉花五大农产品基地。同时,瞄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亮点,紧紧围绕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累计投入信贷资金两亿元,建起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近百个,其中仅畜产品交易市场就有46个。由此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300多元,唐河县也赢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棉油肉类生产百强县和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县等美誉。

  按照“整合资源、创新品牌、完善功能、优化服务”的原则,在分析论证、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唐河县农信社打造出了信贷支农“十大品牌”:“及时雨”小额信用贷款,“心连心”农户联保贷款,“金太阳”助学兴教贷款,农民工劳务输出贷款,“献爱心”再就业贷款,“生态园”特色农业贷款,“送温暖”扶贫解困贷款,“架金桥”中小企业贷款,“新家园”移民贷款,“大手笔”公司社团贷款。

  走进唐河县农信社各营业网点,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装潢,但是舒适优雅的服务环境,亮丽统一的行业标识,自然而然地给客户带来一种安全感,让客户感受到农村信用社的实力。今年以来,联社又投资70余万元,对全县信用社第一批15个网点,统一更换了新的行业标识,强化了门面形象,同时,为全县信用社54个网点统一配备了“业务产品展示架”等便民设施。

  今年以来,唐河农信社花大力气组织学习《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柜台服务工作规范与基本礼仪”》教学演示片,从职业道德、语言规范、服务态度、服务行为、职业形象、服务效率、服务纪律、服务环境等方面强化模拟演练,把服务融入每个工作细节。这样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客户夸在嘴上,满意在心中。

  协力共勉  铸造一流团队

  “唐河农信社能在两年间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员工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关键因素。”唐河农信社的员工们这样认为。两年来,农信社多措并举,打造出一支善创新、有活力、能团结、求奋进的经营管理团队。

  两年来,联社党委新班子要求成员遵循“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心系信合,服务信合;真抓实干,务实求效;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等13条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同时按照“思想作风好,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优”的要求加强基层班子建设,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干净事、有事业心的年轻员工推到信用社领导岗位上,建设高权威的领导班子,带出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使那些政治优秀、作风扎实、能力突出的年轻同志走向部室经理或信用社主任的岗位。

  根据省联社关于县级联社内设机构改革精神,唐河县联社成功地完成了联社机关内设机构的组建和人员的选配工作。目前内设前台、中台、后台机关部室,明确职责,强化服务,调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

  今年,重点开展好了“四个教育”,即宗旨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在问题查找中突出抓好“三个环节”,即回顾自查、征求意见和深入剖析;在整改督查中体现“四个落实”,即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和时间落实。

  今年9月份是唐河县联社的“学习月”,学习内容为省联社领导重要讲话、县联社印发的《唐河县信合三字经》、《三字经 孝字篇 弟子规》、《员工守则手册》、《唐河县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内部管理暂行规定》、《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和《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要求员工每周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员工培训效果, 全县先后组织12批次的客户经理、委派会计、审计人员及现金出纳等280人次到市培训中心参加业务培训,选派中间业务部6名同志到北京、上海等学习新业务。

  求真务实 合规经营谋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是我们唐河农信社当前乃至今后一切工作的中心。”唐河县联社理事长秦克建说,“努力抓好各项业务工作,夯基础,求突破,使我们各项业务均有了长足进展。”

  唐河县农村信用联社严格执行当月新放贷款到期收回率达到100%和大额贷款按月结息、小额贷款按季结息制度,确保收息水平逐步提高。严格执行合同利率,严禁随意减免利息行为,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坚决落实贷款利息清收责任制,对新发放贷款的利息收回按照新增贷款到期收回率不低于双99%的要求,落实收息责任,切实保证贷款利息收回。

  同时,结合县域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瞄准市场定位,把中间业务拓展作为改进支农服务、多元化增收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借力、借机和借智,强力推进代理保险和债券业务,做活中间业务,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进一步强化金燕卡业务;加快ATM机布放,加大对县城的商场、宾馆、商户POS机营销力度。

  为加强核算管理,落实会计委派制,加强会计辅导,严控财务风险,唐河县联社对全县信用社委派会计人员进行了岗位轮换,建立会计辅导中心,建立结算中心,加强资金清算管理。至目前共进行了6次会计账证展评、6次委派会计培训,集中学习新的会计准则和有关业务操作流程规定。积极推进会计达标升级。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实现档案规范。结合省联社提出的财务管理“十不准”的要求,按季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从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严肃处理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责任人员,从而达到会计行为规范、会计核算规范。

  在合规经营方面,唐河县联社一是严格执行制度,二是加强稽核监督,定期不定期与专项审计相结合,三是抓好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要环节的检查工作,四是抓好离任稽核审计,对发现的问题,不论谁都要依规依纪或依法严肃处理。扎实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坚持每周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发两条廉政短信。充分发挥审计中心的监督作用,重点进行了人员岗位交流轮换的离职(任)审计、大额贷款专项审计及上半年经营真实性审计。

  以人为本 彰显农信文化魅力

  每当夜幕降临,就会有不少群众来到唐河县农信社办公楼外的小广场上,有的参加集体舞,有的三五成群唱戏,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张大妈是广场活动的常客,她告诉记者:“之所以大家愿意到这来,一是信用社前面这个广场干净整洁,地方大,灯光好;再就是这两年信用社给人们印象越来越好,几乎每天晚上都为我们提供桌椅、茶水等,非常方便。”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良好的企业形象,得益于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2009年上任伊始,唐河县农信社理事长秦克建就带领领导班子连续召开12个座谈会,对唐河县情、农信社情、员工情况展开调研,在充分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中情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增强了信用联社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在三八妇女节,唐河县联社请回优秀妇女代表给予表彰;在五一劳动节,评选十佳员工;在五四青年节,邀请优秀基层骨干青年畅谈爱国爱社激情;在七一建党节,邀请回老党员为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在八一建军节,他们请退伍老军人举办讲座,传承优良革命传统……形式多样、简朴情浓的联谊会,提高了信用事业发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为提升唐河农信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唐河联社在河南电视台农村频道播放了题为《润物细无声,和谐农信情》的专题节目,并在唐河电视台连续播放7天,专题节目对唐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支农建设”做了深入全方位的报道。同时发动全县员工自我学习,深入调研,拿起笔来,把工作反映上来,表现出来,积极做好正面宣传报道。去年,全社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文章86篇,全社员工写学习心得1266篇。

  服务三农架金桥,润物无声著华章。过去两年,唐河农信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展望未来,唐河农信社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唐河信用联社力争用三年时间把联社新增存款市场占用份额提高到50%以上;2011年-2013年力争在南阳市农信办综合评比中保持前列,在河南省农信系统综合评比中位于先进行列;到2013年基本达到组建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求。

  在唐河农信社机关的走廊里,挂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的管理格言:“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展望未来,荣获今年省五一劳动奖章的秦克建满怀信心:“一流的服务质量、坚定的企业宗旨、良好的外部形象、健全的管理模式,再加上一颗不骄不躁的心,我们唐河农信社一定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搏风击浪,再创辉煌!”

  数说成效:

  截至8月末,唐河县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达33.76亿元,全县25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半数以上享受过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

  截至8月31日,唐河县农信社各项存款突破50亿元大关,余额达508650万元,较年初净增82512万元,完成年度存款任务的114.6%,实现了新的跨越。

  各项贷款余额达360403万元元,较年初净增20479万元,市场份额占比为78.99%。 

  金燕卡余额达39024万元,较年初净增9619万元;已发放金燕卡11.67万张,布放POS机具169台,布放上线运行ATM机8台。

  唐河县农信社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国家二级档案单位”等荣誉,去年被唐河县委、县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是该县金融系统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单位。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