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9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听 雨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马志宝

  我特别喜欢“听雨”这两个字,光看字面便意境无穷。它没有“盼雨”那份急切,没有“躲雨”那份惆怅,也没有“看雨”那么直接。一个“听”字,包涵了所有的怡静、清新与遐思……由此,我便喜欢诸如小楼听雨、竹林听雨、空山听雨等词汇。

  说喜欢,也只是心底喜欢,从没有说出来。辛卯暮春之时,我与一场夜雨不期而遇,细细品味,便不得不说了。

  虽然从部队转业已六个年头,一家三口仍住在远离都市繁华的部队家属老院,院里没有高楼大厦,全是四合小居、青瓦平屋,满院的杨树、榆树、丁香树,每到晚上,星光映照,树影婆娑,更显院幽夜静。

  那一晚,夜已很深,妻儿已经熟睡。我独自坐在客厅一角的书桌前,凝神聚气地临习书法,更准确地说是学习执笔而已。忽然听得屋顶上传来细微的嘀嗒声,稀稀疏疏,若有若无,非是万籁俱寂,这声音是绝不会被察觉的。继而,嘀嗒声由慢而快、由疏及紧,越来越清脆,仿佛一匹骏马在空旷的原野上,迈步——起跑——

  听着这天籁般的声音,我索性放下笔来,关掉台前的灯,坐在黑暗的静夜中——听雨。

  屋顶上的雨滴渐成雨线,节奏明快地敲打着破旧的青瓦。我突然想,传说中的“击缻”,是否这般悦耳动听?此种乐器,虽取材便捷,击奏简单,却可算得上是真正的音乐了。

  夜雨的馨香,穿过老化的窗棂的缝隙钻了进来,一会儿功夫便弥漫了整个小屋。这香味,淡淡的,幽幽的,甜甜的,夹着春天特有的气息,和着绿叶与泥土的芬芳,涤透心灵,沁人肺腹。

  片刻之后,瓦槽中汇集的雨水顺着屋檐潺潺泻下,落在窗前的水泥地面上,发出更加清灵空透的声响,宛若一曲宏大的乐章正在渐入佳境。

  细雨绵绵,思绪随之绵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当年挥笔而成千古绝句,他的心情必定如我一般愉悦吧。而项世安在完成《雨夜》佳作时,虽文笔精妙,但人生苦旅、别乡之痛,使得诗人无心欣赏入夜细雨,故才有“夜雨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的咏叹。而陆少翁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则又是一幅报国忧民、沙场挥戈的情景。真是夜雨总相似,心境各不同啊! 

  窗外的雨更加稠密,雨水直落的窣窣声、打在屋顶的嗒嗒声、敲在邻家菜畦地膜上的叭叭声、微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已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曲,漫过窗棂,漫过耳膜,也漫过我的心坎。

  我在黑暗中站起身来,和着这夜雨交响曲伸一个长长的懒腰,心情便随之尽情舒展,工作一天的所有劳累和疲惫,随着细细的雨丝垂落,融入广博润湿的大地。

  有人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此刻我想,任何人,不管他财富多少、事业怎样、成就如何,如果用心聆听这种未受世俗浸染的音乐,都会由然而生一种精神上的富有与丰盈。如果与它心弦共鸣,绝对能拂走岁月的积尘,露出自然本质的真纯,也绝对会体验到透彻心肺的清静,感受到顽强生命的力量!

  雨夜静谧,雨声和谐,雨思漫延……

  就在这和谐的静谧的夜雨声中,我的思绪随着梦乡漫延了。睡梦中,我渴望清晨第一声鸟鸣把我唤醒,好让我踏着晨曦走入院中,深深呼吸被细雨洗涮过的清闲空气,看更多的花草树木伸腰吐节、茁壮成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