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汶上县社:
专业土地托管服务保障“超级农场”顺利运行

张伟光 刘长春 张祥寅

  编 者 按 :

  近日,《大众日报》报道了山东省汶上县供销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平台提供专业服务,破解企业、村集体、农民之间多方利益交织的“连环结”,收到多方共赢效果的典型做法。汶上县社开展的土地托管服务,是在坚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情况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接受农民委托,对其责任田实行统一管理的一种新型农村服务形式。在试点的基础上,汶上县社又不断完善和创新服务内容,使这一服务形式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实践证明,只有土地用途和农民利益问题得到比较好的保障,土地流转这篇文章才能真正做好。汶上县社在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方面所作的探索值得借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的成村、西王、漕流、龙集、高家胡同5个村,打破传统村与村的界限,联合凑出5750亩优质的连片成方耕地,流转给企业,企业再流转给县供销合作社托管,由后者组织雇用农民零工进行统一耕种管理,各方优势得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实现了各取所需、各偿所愿。

  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促成了土地跨村界联合、流转。以面粉加工为主业的山东利生集团,一直在物色大面积的连片粮田,作为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在获得镇里的同意后,该公司经过考察划定了5750亩土地。企业给出的土地流转费用是每亩每年折合800斤麦子的现金,如果麦子价格上涨,第二年的流转费也将根据市场价上调。企业还承诺,每年7月1日向农户的惠农“一卡通”上预付下一年的流转费。各项惠农补贴仍然归农民所有。到去年10月底,5750亩地涉及的2146户农民都在土地流转合同上摁了红手印。至此,村与村之间的耕作边界自动打破了,“超级农场”的设想成为现实。

  汶上县供销合作社开展的土地托管服务,则成为保障“超级农场”顺利运行的平台,真正有效衔接起农民、企业等各个环节,打造起一个利益“链条”,并实现了各方共赢。土地托管可以负责从耕到收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可以全包。这种托管服务模式,专业化的同时又有条件实行机械化,从而大大压缩生产成本。据介绍,利生集团流转到土地后,相比较于自己经营管理,土地托管可以节省一半的人工费。在低价的吸引下,利生集团将流转来的土地,托付给汶上县社组织耕种、进行日常管理。

  南站镇这种土地流转运作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农民获得更多收益,省心的同时收入明显增加。企业不仅获得了理想的种植基地,而且由于托管土地带来成本的降低,每亩实现利润400元,还可腾出精力转向沼气、有机肥等周边产业。而对汶上县社来说,实现“全托”后,每1000亩地每年至少实现10万元纯利,该基地全年可实现近60万元的纯利。事实上,这种土地流转、托管模式的好处,除了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粮食增产外,还有耕地面积的扩大。由于联村耕作,以往作为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田埂没有了;由于实现机械化喷灌,灌溉用的部分水沟也能种上粮食。汶上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徐锋说:“仅这两项就能增加13%—15%的耕地面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