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零售业态的聚焦性越来越强,购物中心这一业态正受到百货、超市经营者们的青睐,纷纷进军这一业态。但这一业态的动线设计较百货、超市也复杂得多,为此,本期实务向读者介绍购物中心的动线如何设计,供业界人士参考。
——编者
室内动线
入口及大堂动线规划
入口大门对购物中心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空间形象指标,应能有明显易辨的特性,对外部环境要有一定的视觉形象冲击,在此要将购物中心名称及图案标志进行显著地展现,以突出企业形象,表现其形象视觉系统(VI),对外在环境而言,购物中心的入口应大而显著。
骑楼是我国南方建筑的一个因地制宜的特点,因南方雨水较多,它起到一个雨篷作用,购物中心应借鉴这一传统,在外部大门设像骑楼性质的遮篷有许多好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将人行步道接近,使行人停留,在炎炎夏日可以遮阳小憩,在下雨天又可以躲雨,且它也像是一个广告以说明入口所在,人流在此聚集再进入购物中心就变得自然的了,动线设计中要考虑这点。
遮篷有许多种形式,它也可以配置于二楼或以上的高度,避免形成压迫感,像广州天河城4个大门的设计就明显表现了这一手法,广州摩登城百货在原设计基础上也重新修改大门,增加了这部分的功能。一些开放式的购物中心面向露天道路的临街店铺也可以考虑安装简易遮篷,这样可以提高店铺聚客率。
事实上,入口大堂对于在购物中心内的顾客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空间动线指标,因而也应有明显易辨的特性,购物中心内各商品商店位置标示板及引导地图集中放在购物中心各入口大堂处设有明显的指引,广州天河城大堂除设有指引及印有商店名称的简单平面图外,还在大堂设有服务台,进一步加入了人性元素,提升了服务档次。
中庭动线规划
在内围式的购物中心内,多会有中庭作为购物中心的焦点,中庭广场多位于各个道路形成的动线交汇点,亦即人行活动最频繁处。它一方面提供场所供购物以外的活动使用,如流行展示、动态表演等,另一方面也是公共活动及休息的场所,在此应利用照明及装修等塑造空间张力,使其成为购物中心的意象焦点。
在中庭设及屋顶采光,具有将购物者的视线引导向上的效果,对于吸引购物者上楼选逛有良好的推动力。像东莞虎门富民服装大楼的中庭就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在此既是商品展示的舞台又是公共活动及休息的场所。
中庭挑空直达屋顶,人们在中庭留步,各楼层扶梯联系动线一览无余,很好地体现了动线交汇点的特征,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服装商场家在此川流不息。目前,在国内这种形式的中庭设计已经十分普遍,为人们所认同。
业态分布规律
合理分布主力店位置。如果将其设在入口附近,将损失后边的人流到达率,但如果将主力店放置在商场的中后端,在人流的影响下会极大地拉动前边商铺的价值。在多层建筑结构的商场,最理想的人流拉动策略是,将主力店设在高层。
按照消费者的购物目的进行业态分布。对于经营诱导性商品、季节性商品、时尚类商品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低的楼层,通过商品的展示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而对于经营目的性较强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一般而言,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娱乐等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上。
按照商品属性进行业态分布。一般而言购买频率、占用空间较小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分布在较低楼层处;而不常购买、占用空间较大的耐用商品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如家居用品等就是典型。
进行业态分区设置。把经营相同类型商品的商家统一设置,既能发挥业态的聚集效应,又能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同档次、不同式样的产品,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总之,通过对商业建筑室内、室外人流系统的规划,能够较好地避免商铺人流死角,并且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使商铺价值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