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一个甲子轮回,历史长河一瞬间。
60年前,农村信用社在江西会昌县农村大地开始扎根,高举支农旗帜,踏上了支农的旅途。
60年来,会昌信合人开拓进取,肩负起了社会的责任,把对乡土的深厚眷恋融入到每一步扎实的工作中,奋进,再奋进;他们一路向前,着一抹蔚蓝,真诚服务心系“三农”,撷一朵白云,把普惠金融的甘露洒遍会昌大地。
60年后的今天,会昌信合人用汗水与辉煌凝聚成一句话:一切只因心怀服务“三农”的坚定信念;他们披荆斩棘,在希望的田野上挺起了一个属于农民自己的乡村银行;他们正演绎着一曲由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型的传奇。
理事长感言:
从今年初到8月15日,会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存款规模净增4个亿,占全县金融机构增长的150%,这就意味着其他金融机构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冷静思索为什么农信社会一枝独秀?联想到赣州市农信社今年一直领跑全省农信系统,就不难找到答案。
去年9月份,赣州办事处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思想、行动和今后的发展规划上使出了 “组合拳”。响亮地提出了“理论大学习、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升”三大活动,要求紧扣地方经济特色、加强地方政府和单位合作、积极抢占市场,极大地提升了农信社大胆开拓业务、勇闯市场的竞争意识,使以前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而在理论学习些方面,更使大家深刻领会了省联社提出的打造充满活力的银行机构的目标,实旨就是让每个成员行社充满活力,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会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 邹强
破解“三农”问题,离不开金融支持。江西省会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时刻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千方百计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有效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金融需求,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满足农民金融需求的同时,会昌县联社还以创新为主题,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案防考核,走出了一条政府、农民、信用社“三赢”的新路子。
截至2011年7月底,会昌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8亿元,是2007年3月底各项存款余额5.3亿元的3.4倍;各项贷款余额9.5亿元,是2007年3月底各项贷款3.3亿元的3倍;实现利润是2006年年底的近5倍。在四年的时间里再造了3个同等规模的县级联社。
担当社会责任 彰显信合本色
“农村信用社作为会昌人民自己的银行,在坚持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时,把承担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会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邹强由衷感慨道。
近年来,会昌县联社努力打响做实“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立足社区的零售银行、农民喜爱的村镇银行”三大银行品牌的同时,始终牢记社会使命,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立足“三农”、面向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全省率先消除了金融服务盲点,让所有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金融服务,彰显信合本色。
“以前我家那边没有银行,5年前嫁女儿的1万元彩礼钱一直藏在米缸底下,天天提心吊胆,害怕被盗。今天,信用社开到了家门口,我赶紧把这钱存进银行。”在会昌联社庄埠信用分社开业仪式上,当地村庄的刘大妈激动不已地说道。
由于会昌县的庄埠和永隆两个金融服务盲区乡镇地处偏远,经济总量较小,在这些乡镇设立网点,最少在三年内都将出现经营亏损。但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会昌县联社怀着感恩之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分别以江西省首家新设金融网点和赣州市首家金融便民服务点的方式消除了庄埠和永隆金融服务盲区,实现了全县各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宣告了填补会昌金融服务空白网点的工作圆满完成。
令人感动的是,从庄埠信用社筹建开始,一些村组干部就给信用社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希望群众今后要支持农信社的各项工作。开业当天,十里八村的群众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纷纷带上鞭炮、组织乐队前来庆贺,赣州银监分局局长刘源彬感慨道:“从事农村金融工作几十年,如此感人场面还是第一次。”
在积极填补金融服务空白的同时,会昌县联社还积极发放灾后重建贷款。
“灾害刚刚过去,信用社就送贷上门,支持我重建家园,真是雪中送炭!”会昌县周田镇新圩村村民汪诗政接过5万元贷款感激地说,这是会昌县联社首期8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周田地陷”灾后重建的感人一幕。
据了解,在会昌县周田镇新圩村九二盐矿原老矿区发生地质沉降灾害后,会昌县联社作为服务县域的主力银行,想灾民之所想、急灾民之所急,迅速行动,及时出台了《切实做好对周田灾后重建信贷扶持工作的紧急通知》,积极支持灾后重建,恢复生产。
为了能及时发放救灾贷款,会昌县联社采取延长办公时间、利用休息时间尽量提供上门服务等措施加强信贷服务,开辟救灾抗灾贷款“绿色通道”,为受灾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对已评级授信、规范操作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根据“随用随贷”的原则及时给予办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办;对符合灾后重建贷款的农户,该联社尽量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查时间,资金及时用到救灾第一线。
此类贷款额度一般为1—5万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为1—3年,最长可延长到5年,贷款利率按基准利率执行。
创新案防考核 促使业务发展
2011年4月,会昌县联社创新案件防控考核办法,将案件防控与绩效考核挂钩,得到了银监部门和省联社的高度评价。目前,江西省联社已将这一考核办法全文转发至各成员(行)社推介使用。
该考核办法强调了信用社主任、机关部门落实日常案件防控工作要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突出“四个结合”,对消除风险隐患、控制案件发生、保持农信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业务发展相结合。将案防工作放到与业务发展同等的位置,纳入到日常管理过程中,规定信用社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每月、每季上报案防工作要点,有效地解决案件防控与业务发展“两张皮”的现象,确保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与绩效薪酬相结合。考核实行百分制,其中月考核占70分、季度占30分,考核结果与当期绩效薪酬挂钩,次月兑现,对得分95%(含)以上的全额计发薪酬,对于低于95%的按当月计价薪酬,当月案件防控考核得分率,进行兑现薪酬,调动了防控案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岗位风险点相结合。考核要点涵盖案防及岗位风险点学习教育、四项制度落实、重点业务风险、内控制度、问题整改等各岗位主要风险点,通过细化考核项目、评分标准、规定评价方法,使考核操作性更强,预防和控制岗位风险更有针对性。
与日常履职相结合。实行案防工作的信用社主任、部门经理负责制,将案防工作融入日常履职中,规定每月对上月案防工作进行总结,以手写稿形式上报联社,对案件防控考核得分连续3个月低于85%的,或者全年累计5个月得分率低于85%的考核对象予以免职;对应付考核,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就地免职。
会昌县联社在案防控制方面以制度完善为抓手,通过制定《领导班子案件防控督导工作要点》,将领导班子督导案件作为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增强了联社领导班子的案防责任心,使会昌县农村信用社形成案防工作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在案件防控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同时,会昌县联社各项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案件防控与业务发展完美结合。截至今年7月底,会昌县联社新增存款35563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市场份额的144.93%,新增贷款12753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市场份额的72.05%。
实施阳光信贷 提升服务水平
会昌县联社领导班子深深认识到,农信社是一个社会窗口行业,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服务是关键,而作为金融机构“贷款”更是服务于客户的关键环节,“信贷”服务工作是赢得客户的最好方式。
据了解,2007年4月,会昌县联社理事长邹强就任伊始,就从信贷工作入手,对违规违纪放贷、把贷款作为权力滥用的干部员工一律严惩不贷,并处理了4个有损农信社声誉的员工和中层干部。
紧接着,会昌县联社制定了信贷工作纪律,实施“阳光信贷”,向客户公开服务承诺,在各营业网点都放了宣传单并公开了举报电话,受到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会昌县联社秉承“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极力做到“100%满足辖内所有符合贷款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的有效信贷需求”的服务宗旨。会昌县联社自从实行阳光办贷以来,不仅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题,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从源头控制了信贷资产风险。
与此同时,会昌县联社还实施了限时服务:在信用社权限内,已评级授信的贷款,实行随到随办,客户凭贷款证和身份证直接在柜面办理贷款;信用社(联社客户部)受理大额贷款业务,在接到客户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贷前调查,符合贷款条件的,及时上报联社审批部门,联社审批部门应在7个工作内作出书面回复。受理客户贷款申请至答复客户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5天(超过联社审批权限的除外),贷款审批同意后根据客户需求3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发放手续。
此外,为了把“阳光信贷”落到实处,会昌县联社还提出了信贷工作9条纪律,即:不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信贷规章规定发放贷款;不准以任何理由拒绝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申请贷款;不准向客户附加贷款之外的任何条件,向客户收取利息和规定收费之外的任何费用;不准虚假调查,坚持双人上门调查,真实反映客户资信情况;不准擅自提高或降低贷款利率;不准对已欠不良贷款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贷款;不准违反规定泄露资料信息,妥善保管客户资料;不准向客户“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实行公开、公正办贷,自觉接受客户监督。
创新信贷产品 实现快速发展
2011年5月5日,会昌县联社在省级文明生态新村——小密乡半迳村举行了农村妇女小额信用贷款授信试点启动仪式,向全县首批获得小额信用贷款的半迳新村56户女户主核发了贷款证。
这是会昌县农信社借鉴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对妇女授信贷款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小额农贷提升工作,为创新小额农贷做出的有益尝试。
凭贷款证和身份证在信用社柜面就可以轻松办理贷款,在小密乡的村前屋后传为佳话。全国“三学三比”能手钟检娣在信用社4万元的信用贷款扶持下,实行“猪—沼—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大了脐橙后续资金投入,进行精细化管理。
如今,钟检娣家的庭院经济发展喜人,种植了10余亩脐橙,建有一口沼气池,养猪10多头,预计脐橙收入可达15万元。她说,在信用社资金的支持下,他们动员村里的创业姐妹们用好贷款,早日实现致富,先后成立了脐橙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互相学习产业经营技术,使得他们抱团闯市场的能力更加强劲。
在农村妇女小额信用贷款的带动下,会昌县小密乡2010年新开发赣南蜜柑5000亩,使该乡果业面积达1.7万亩,并建立了半迳千亩脐橙科技示范园,使会昌县小密乡特色瓜果种植面积近千亩……
不仅如此,会昌县联社还积极主动与会昌县农机局沟通,创新开办了农机具按揭贷款,共同落实强农政策,推进会昌县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强对农民购置农机具工作的信贷支持。
对购买国家补贴农机具提出信贷申请的,农机部门在受理申请、打印购机协议时,做到随来随办;各乡(镇)信用社在收到农机部门批准同意的购机信贷申请后,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提出明确的调查意见,对符合申请条件的,要从简从快办理,对已经信贷审批同意的,在农户申请用款时,要在1个工作日完成。通过此项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农信社、农机部门真诚服务、一心为民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