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步曲”奏响快速发展之歌
——江西省赣州市农村信用社强化管理实现快速发展纪实
本报驻江西记者 傅廷高 通讯员 黄文彬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江西省赣州市已有14家金融机构竞相角逐。面对激烈的竞争,赣州市信合大军奏响“三步曲”,紧扣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旋律,在发展速度上成为全市金融机构和全省农信系统的领头羊。

  截至7月末,赣州市银行业存款增长为165.84亿元,其中农信社净增72.21亿元,占全市新增存款的43.64%,同比多增28.1亿元。各项贷款全市净增139.7亿元,农信社净增42.43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30.37%,同比多增13.9亿元。存贷增幅、收入等主要业务发展指标由去年的全省设区农信社的末位一跃成为首位,存贷规模均居全省农信社、全市银行业机构首位,奏响了快速发展的高歌。

  “三大”活动:引领发展方向

  自2010年9月,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赣州办事处主任张耀平就任伊始,他利用6天的时间走访了18个县、区联社,发现各联社当时存在着对省联社经营理念、市场定位、企业文化等理解不透、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员工业务开拓、抢占市场的意识不强,守旧思想严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服务水平偏低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他果断地提出了“理念大学习,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升”三大活动,全面激发员工创新动力。

  在思想大解放的引领下,赣州办事处以大视野、大气魄,科学制定了赣州市农信社2011-2013年改革发展规划,吹响了全市农信社加快发展、进位赶超的新号角。

  在开展“三大”活动的过程中,办事处要求每位基层领导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并举办青年员工座谈会,开展业务竞赛等方式,有效掀起了人人参与学习、人人追求发展的浓厚氛围。达到理念上有更清晰的认识,开拓业务的思想焕然一新。

  赣州办事处要求各县联社长期、系统、循环地开展好“三大活动”,使之成为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打破传统思维惯性的主抓手和驱动力,从而促进干部在解放思想中寻求新思路、在更新理念中破解新困局、在创新思维中实现新发展。

  特殊网点:抢占发展高地

  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大举进驻赣州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村镇银行等机构在县域抢滩设点带来的激烈竞争,赣州市农信社积极践行省联社“推进规范、提升竞争力、作出新贡献”三大使命,全力推进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银行机构进程,奋力抢占市场,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他们响亮地提出“各县联社创新一个特殊网点,打造一支快速直面市场竞争的王牌机构,加快向现代银行过渡,使特殊网点成为农信社加快发展的新样板和业务发展的增长点。”

  特殊网点的发展目标是“七个一”:即发展一流、服务一流、合规一流、形象一流、体制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特殊网点的人员配备,主要通过劳务派遣形象型、控掘他行资源型、内部调节熟练型三种渠道进行解决,信贷的市场定位是做店铺型贷款,做到分层经营。

  赣州办事处主任张耀平介绍说:“在办事处的大力推行下,今年3月份起有8个县的特殊网点陆续开业,虽然开业时间不长,但各项业务发展很快,截至7月底,这8个特殊网点存款近9亿元,占全市农信社上半年存款净增额的12.06%,业务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当地农信社、金融同业单个网点。此举不仅得到省联社领导的高度认同,也赢得了客户的掌声。

  于都县联社富商信用社于今年4月15日正式对外营业,是于都县在城区打造的一个标杆式的特殊网点。到8月15日,经过四个月的经营存款达1.3亿元,贷款1000多万元。此网点的硬件设施齐全、软件水平先进,在全县金融机构经营场所中首屈一指,受到客户的青睐。

  控案布点:保驾改革发展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新的管理机制正逐步建立,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不断加快,对风险管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谈到风险管控的话题时,赣州办事处主任张耀平深有感触地说:“在认识上我们要把风险管控视为农信社‘生命’的底线,必须以省联社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从源头和各个工作流程上杜绝风险的发生。”

  为了有效地监控风险,赣州市农信社在2010年10月,组织编辑了《农村信用社岗位主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制度及题库》两本书,对照每个岗位的履职要求,梳理出了上至县联社理事长、下到一般综合柜员,共计18个岗位500余个风险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都在这两本书上做了明确提示,为风险防控工作做到警钟长鸣,使每个干部员工都知道远离风险点这根“高压线”。

  赣州市农信社未来发展前景已依稀可见,可以预见的是赣州市农信社这艘航船将在金融海域平稳快速前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