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融入大局
方显主力军风范
蔡 靓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一个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作为支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这也是一个颇具分量的挑战:如何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稳固“主力军”地位?

  “我们今年可以是主力军,明年也可以是主力军,但不跟上‘新形势’,我们可能很快就不再是主力军。”北方某省级联社理事长如是说。

  诚然,只有融入才能把握机会。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杠杆作用,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稳固“主力军”地位的首选。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正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

  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为例。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伴随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山东农信人开始思考: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农信社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对接两大国家战略建设?“蓝黄叠加”带来的机遇效应在黄河入海处东营市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作为才有地位,”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东营办事处主任李本领给出了上述答案。

  不只是在东营,山东全省的农信社都投入到了对接两大国家战略建设的工作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黄河三角洲、蓝色经济区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开展担保方式创新,拓宽贷款担保物范围,探索开展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及股权、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

  同样,福建省农信社在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中也担当了重任。

  该省农信社不仅全力支持海洋经济及陆域经济的发展,还念好“台”字经,支持台农和当地农民合作发展蔬菜速冻、果品保鲜、食用菌、茶叶精制、畜禽水产加工等,已发放此类贷款两千余万元。

  经济发展需要金融,金融发展也需要依托经济发展。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只有通过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大趋势,实施战略化布局与改革,在经济新形势良好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品牌影响力扩大,才能实现与地方经济融合共赢的良性发展。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