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海西经济区的“金融动力”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倾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蔡 靓

  “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对福建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在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鄢一忠的战略构想中,已将积极推动国家战略——“海西经济区建设”融入到福建省农信社的日常工作中。

  “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对福建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在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鄢一忠的战略构想中,已将积极推动国家战略——“海西经济区建设”融入到福建省农信社的日常工作中。

  福建省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拥有大陆海岸线3752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大小岛屿1546个,占全国1/6;拥有泉州湾、厦门湾、福州湾等众多天然深水港湾,全省海洋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省政府明确提出,福建省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并强调要继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体。

  “福建农信社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的定位非常符合支持海洋经济、支持县域经济这两个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的重点。”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鄢一忠表示,“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与海西经济区共发展。”

  事实上,早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之前,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就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奔向蔚蓝”的新路径,将海洋经济作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来培育。

  蓝色经济起锚扬帆

  如何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的海洋资源,成为近年来我国着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决定》中用诸多笔墨强调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而福建农信社对于“海西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服务早已开始。

  漳浦县,地处“闽南金三角”的南端,海岸线连绵曲折长达216公里,浅海滩涂面积有51.20万亩,其中可供养殖面积有18万亩,是福建省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和海珍品自然繁殖基地。在那里,农村信用社为水产养殖户“量身定做”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有效解决了漳浦海水养殖抵押难、融资难问题,使当地的水产养殖户不再“望洋兴叹”。

  “2006年我第一次从漳浦农信社贷款时只贷了4万元,有了农信社的贷款,我的养殖面积也越来越大了,从当年的2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70亩。”漳浦县佛昙镇养殖户杨淑辉告诉记者,正是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帮助其不断扩大石斑鱼、对虾的养殖面积。今年他从农信社贷了29万元,用来买鱼苗和饲料,目前他养殖的水产品年产值能达到100多万元。

  漳浦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何清忠介绍说:“海水养殖业作为漳浦县的一大支柱产业,现已形成了对虾、鲍鱼、牡蛎养殖等特色产业。对养殖户发展生产所需的资金,我们农信社每年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截止到今年7月底,海水养殖业贷款余额已达29325万元。”

  渔业生产是东山县的支柱产业,但渔业又是弱势产业,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制约,况且东山渔民大多数仍在使用木质渔船,吨位小、抗风能力差、海难事故频繁发生。曾经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渔民,想采取合股形式,或购或造大马力钢质渔船,来提高效益和安全系数,却苦于资金短缺。

  东山县农村信用联社工作人员深入渔区调研后,由该县人行牵头与海洋、保险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积极协调,在福建省率先推出了钢质渔船所有权抵押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当地渔民“贷款难”问题。

  在漳浦、东山等地开展的“农信社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工程也在福建其他沿海地区如火如荼地推进着。

  近年来,福建省农信社把支持蓝色经济作为业务经营的重要内容,及早把脉“海洋经济”发展远景,围绕蓝色经济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条,重点加大了对远洋渔船改造、远洋渔业龙头企业发展以及优良海产品种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生产的支持力度,并着力扶持了一批有市场、资信好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促进了海洋渔业产业链的延伸。

  “目前我省农信社支持海洋经济的贷款余额近6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资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新兴产业的信贷需求,使海洋新兴产业成为福建省海洋产业加快发展的突破口。”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业务处处长刘爱晖说。

  陆域经济升级支点

  海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广阔经济腹地的支撑。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要立足蓝色经济的发展,更要拓展陆域经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海洋经济的同时,也成为了该省陆域经济产业升级的支点。

  厦门是经济特区、“创新型试点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极具创新精神的厦门市农村信用联社推出了企业联保贷款,帮助当地中小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快速发展。

  厦门欧迈家居有限公司、德尔曼(厦门)工贸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是厦门市橱柜行业协会的骨干企业。橱柜行业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经营周转资金需求巨大,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会员单位普遍存在融资担保不足的情况。

  厦门市农村信用联社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这五家骨干企业拥有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与研发队伍,资深的生产管理人员,部分企业与知名的配套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且这五家企业之间相互了解,并非关联企业,合作较为密切,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小企业联保贷款,并于2010年5月为五家会员企业发放了企业联保贷款2410万元。”厦门市联社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企业联保贷款的发放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促进企业巩固上下游关系、拓展稳定客户群体,2010年这五家会员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长了40%。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也是夯实海西经济区经济基础的重要基石。“近几年来,漳州市农村信用社通过支持县域集中培育‘一县一品’,有效带动了水果、水产、花卉、茶叶等一批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做强做大,在支持海西新农村建设、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市农信社存款余额达到了222.5亿元,贷款余额为144.7亿元。”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漳州办事处主任梁开盛介绍道。

  2007年从漳州师范学院园艺专业毕业的漳浦姑娘林小莉,现在已经是拥有两千多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的福建永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了。毕业那年,由于缺乏资金,她尝到了创业初期的艰辛。“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园艺场,缺乏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多亏了漳浦农信社的贷款,帮助我建起了新的温室,还引进了水培花卉技术。”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林小莉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农信社。

  2010年,创业3年的林小莉建起了永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对公司的文化观、人才观、战略观进行了规划。现在,该公司有职工70多人,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销售区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今年年初我又从农信社贷了100万元再投资水培花卉。我的目标是把公司发展成为上市公司。”谈到未来,林小莉充满期待。

  截至今年7月末,漳浦县农村信用社共发放花卉业贷款1897笔,金额11432万元,花卉业已成为漳浦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在福州、在漳州、在厦门、在三明……每一个有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地方,都能听到农信社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故事。如何更进一步地乘国家战略之东风、把握发展机遇,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正成为站上更高起点的福建农信人探寻的新课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