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补课补安全
一提起“补课”,马上就会想到学生因病假等原因造成缺课而找有学历的人或老师补课。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煤矿采煤二队在安全管理上,也引用了这种补课法。
今年7月下旬,该队调整了回采工作面,为防止职工在新的环境、技术措施和作业方式下发生安全失误,他们要求带班干部、班长在职工每进入一个新环境、每开始一项新操作前,要逐人提问安全知识,对回答问题不全或答案不准确者,要当场对其补课,直至完全明白了才能准许其实施作业。该队还实行了关键地段定人负责“补课”制度。工作面两端头、断层处、破碎带是危险地段,要求由每班班长坐阵盯牢,对职工做好作业前的提问,对情况不熟悉者“开小灶”补脑,确保安全稳扎稳打。
该队通过现场补课,补齐了职工因采煤面变化所带来的安全知识、操作技术等掌握不全面的短板,更促进了安全生产。全队在搬至新工作面回采后,杜绝了违章、隐患和事故,原煤生产实现了班班超。 (刘连聪)
点评:安全教育一直都是在班前会上进行,这种纸上谈兵不利于职工掌握现场。现场补课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很好地促进了安全,值得借鉴。
“小革新”托起“大安全”
为打造安全、智能化运输体系,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孙疃矿运输区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小改小革”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职工攻克技术难题,切实解决了安全大问题。
该区在地面运输环线投入使用无极绳牵引绞车以来,由于绞车无法与单开道岔混用,致使牵引钢丝绳和单开道岔的曲线连接轨都在轨道道岔内互相磨损,严重减少了钢丝绳和道岔的使用寿命,且存在极大的隐性安全隐患。在长期的观察和多次模拟实验中,该区科技攻关小组大胆对单开道岔进行“大手术”,攻关小组依据尖轨摆动原理,在单开道岔曲连接轨的根部钻一小孔,用长销钉把曲连接轨钉在道板上,曲连接轨可自由向直连接轨方向摆动,从而实现牵引钢丝绳正常牵引。如果曲连接轨上需要行车,单开道岔只需摆回到原位置,机车就可以正常通过,不用再单独启动无极绳道岔,实现钢丝绳运行零摩擦,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矿上节约费用300多万元。
(张 雯)
点评:“小革新”虽小,但只要实用、好用就能为安全生产作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