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我们江西赣州老区的中华名果——“赣南脐橙”在市场上越卖越火。一天,父亲打电话来说:“家乡现在在大力发展脐橙种植,以后可能会大有发展,你要不要回来试试?” 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的我为难地“嗯”了一声,没有明确表态。
“你真答应了,你……”我注意到女友表情的变化。她嘴唇颤抖着说:“你读大学不就是为了跳出龙门吗?如果你再回到那穷山沟的话,让别人怎么想,最起码我没法接受。”
“我经过再三考虑,已经答应了。”
回到家乡后,我一门心思扑在脐橙种植上,跟着种植经验丰富的父亲学挖树洞、购树苗、下基肥、剪枝梢。不到一年,家里的脐橙园发展到30亩,父亲开始把脐橙园交给我管理,女友也终于理解了我的选择,我们的爱情终成正果。
脐橙长势喜人,可到了年底,预计可以卖10万多元的脐橙却突然间一个也卖不掉。
原来是受商贩催熟及染色橙风波影响,原本一块多一斤的脐橙掉价到几毛钱一斤。父亲噙着眼泪对我说:“如果你觉得不大好搞,就处理掉果园,再去谋一个职业。”
这晚,我和父亲都在屋里唉声叹气。突然间,我想到了农业产销科技书上介绍的一种保鲜方法,于是兴奋地大声叫起来:“有了!有了!我们用保鲜剂,留树保鲜,既不损害果树果质又比保鲜库存的口感好。”
于是,我们的脐橙凭此方法,留到了春节,每斤卖到了1.6元,当年增收10万元。
父亲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他放心地把脐橙园全部交给我管理。
又到次年橙香时,一位客商欲以每斤2元的高价收购我的脐橙,我简直不敢相信,但还是被客商的甜言蜜语所蒙蔽,与他签订了一份预付定金3万元的购销合同。
没想到,客商收购时却要求剔掉10%约合1万斤的70厘米以下的次果,仅此一项我将亏损5万元。“合同上没写这个,如果你坚持,我退还定金不做这单生意了。”我对客商说道。
“客商的要求并不过分,2元一斤的收购价已经很不错了,卖掉算了。”父亲提醒道。
我却坚持不卖,可到了春节时,价格大跌,算下来,比和那客商做这单生意还要多亏掉几万元。父亲为帮我弥补损失,将10亩脐橙园收回,自己种植管理,想通过将边枝叶条全部剪掉的方法,多结果。
我指着那些长花的梢说:“要多剪掉这些长花的梢,使果少一点,个头大一点,质量上去一点,产量高一些。”
父亲固执己见,没采纳我的建议,结果亩产量比我管理的果园少了500公斤,总收入少将近万元。
是啊,我们的父辈们已经习惯了用传统的方式种植、销售。在老区红土地上,连绵不断的山野上到处是碧绿的果树、累累的果实,但面对无常的冰灾冻灾、市场滞销风险以及奸商,他们更多的时候茫然失措……
而我们年轻一代,大胆地将现代科技方式为我所用,加入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保护自身权益,用新模式抱团联合营销,把家乡的脐橙卖得更远、更好。
面对父亲比拼不过儿子的现实,我心头一酸,蓦然觉得,我们年轻的大学生“农人”,不仅要创造产供销奇迹,还要与传统农人一道克服因循守旧的意识,钻研科学技术,做好市场营销,采摘更有智慧含量的果实。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