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州城镇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扎根赣南农村大地的江西省赣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四个给力”为抓手,有效破解后发展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幸福密码,为打造赣州宜居、创业、生态的强力磁场作出了积极贡献。
3年来,赣州联社以全市20%的存款份额提供了全市35%的中小企业贷款、80%的果业贷款、75%的林业贷款、45%的下岗失业贷款、100%的农民住房贷款和32%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贷款,成为助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支撑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力银行。
给力微企
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晴雨表,是吸纳社会就业的稳定器,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使边缘化的微小企业强筋健骨,从而激活县域经济?
“创新特殊网点,以全新的‘七个一流’目标,打造专营微小贷款的专业特色网点,使之成为未来农商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标杆网点雏形。”江西省联社赣州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张耀平以前瞻的眼光、果敢的胆识吹响了创新特殊网点的号角,为嗷嗷待哺的微小企业带来福音。目前,赣州市农信社特殊网点累计调查授信2965户,金额5.8亿元,发放贷款5.6亿元,成为中小企业的贴心合作伙伴。
给力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为交好这份民生答卷,赣州市农信社发挥信贷杠杆之手,破解就业和创业困局。
“赣县佳利制衣厂”位于赣县双龙大道上,这幢不起眼的粉墙小楼却吸纳社会就业人员达300余人。今年,该厂急需一批棉麻等原材料来满足其生产需要,赣县联社调查后迅速向其发放抵押贷款200万元,为其解决了燃眉之急。至目前,全市农信社累计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11.78亿元,小额担保贷款12.8亿元。有力破解了农民生产、创业的资金难题。
给力盲区
2010年4月29日那天,永隆乡锣鼓喧天,来自十里八村的2000多名父老乡亲点燃自带的烟花爆竹,响声震天,期盼已久的永隆乡乡亲终于迎来开在家门口的银行。
普惠金融是农民享受现代金融生活的基本权利,也是填补金融服务盲区的重点。为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赣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贴近农户、扎点农村的优势,全力当好普惠金融的先锋,写下了农村基础性金融服务的又一亮点:已设立标准网点2个乡镇;设立简易网点2个;在6个乡镇布设转账终端、存取一体机等,成为全市率先消除盲区的银行机构,使赣州市提前1年完成全市三年所有乡镇基础性金融服务全覆盖的目标。
给力时尚
为使更多农民与现代社会接轨,赣州市农信社大力发展消费贷款,帮助农户进城创业,尽快融入城乡社区居民的行列。
在当前农村新一轮消费转型升级的热潮中,赣州市农信社不失时机地主动对接,大力创新农村消费信贷产品,近3年来,累计向9705户农户发放“安家乐”农民住房贷款3.68亿元、向6871户农户发放汽车消费贷款3.65亿元,推动了农村建房热和汽车消费热。特别是赣州市农信社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办农民住房贷款业务,目前已成为全省农信社全面推广的一个信贷品牌,省政府副省长熊盛文作出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