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上个月底本地淮山薯价格低到1元多1斤,我担心四五千斤淮山薯会烂在地里,好在我们与供销合作社实现了‘农超对接’,供销合作社以2元多1斤收购后直接推上超市,让我还是狠赚了一笔。”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平坦村绿地淮山薯专业合作社社员陈德煜日前高兴地说。他认为“农超对接”减少了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流通环节,降低了流动成本,使价格稳定,农民增收。
近几年来,廉江市社积极与农户“结对”,通过农资服务“三农”,组织各专业村分散种养的农户成立合作社,让千千万万的农户按标准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和农资支持,农户种养出无公害农产品后,就利用供销合作社直通全国的庞大销售网络,通过统一配送发货,把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超市等高端市场。这样不仅为农产品提供了质量保证体系,还让农产品实现适时高效地流通,带动农民普遍增收,受到农民欢迎,“农超对接”迅速地在当地展开,成为该市农业经营的新模式。
和寮镇和兴村养猪大户彭耀双,前两年加入廉江市社组织成立的和兴养猪专业合作社,走上“农超对接”经营模式。他说,市社不仅提供养猪技术指导,还帮助社员农户统一采购饲料,每吨进料费用减少了好几百元,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猪出栏后市社又以高于市场的价格统一收购,农户不愁销路,收入又高,真是意想不到的好事。所以,种养出来的东西卖得好价格,农民们才有信心扩大规模。
青平镇是廉江荔枝、龙眼生产基地,农民常碰到“卖难”问题。今年龙眼开始上市了,又是一个价格“低迷市”。但利民专业合作社的120多名社员的龙眼却以每斤高于市场价近1元的价格畅销全国。社长黄克说,2006年廉江市社组织当地种植户成立利民专业合作社后,他们的荔枝龙眼几乎是年年丰收,销售不再难,100多户社员奔向致富之路,很多种植大户都建洋楼买轿车了。
据统计,目前廉江市供销系统在当地20多个乡镇成立了61个专业合作社,社员1200多名,带动2万多农户走向“农超对接”,去年各类专业社销售额达1.1亿多元,助农户实现年收入9000多万元。
(粤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