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复兴仍无起色
本报讯 没有人会想到,当年空调行业的“带头大哥”如今的营业收入只有龙头企业的零头。ST春兰日前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3.9亿元,营业利润为-61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2万元。
ST春兰曾经是家电行业名副其实的翘楚,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占据全国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春兰并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家电业,而是开始多元化扩张,先后进入摩托车、汽车等领域。“它当时做的东西很多,需要的资金都是从春兰空调输出的,这使得主业受到非常大的打击。”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表示。
主业难尽人意,副业仍未丢掉。去年1月,ST春兰与春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对泰州星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资,其中ST春兰占有85%的股份。由此,公司涉及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物业经营和房屋租赁等业务。在外界看来,公司甚至把房地产业务看做挽救颓势的救命稻草。
新飞电器接连人事动荡
本报讯 新飞电器负责冰箱业务的销售高级总经理王建华日前低调离职。自2010年年底,新飞不断曝出人事震动。2010年12月公司原董事长张冬贵突然离开。2011年4月,原冰箱销售总经理羊健离职; 2011年5月,原技术中心总经理梁尚勇博士离职; 2011年6月,原首席运营兼总经理兼法人代表丁俊发离职。在最近的9个月当中,历经5次人事大地震。
新飞冰箱频繁的人事更迭让外界猜测外资大股东正在酝酿抛售手中股权,而美的电器成为一个重要的“绯闻”对象。对此,美的电器CEO方洪波表示,美的在收购小天鹅之后,已经搭建起白电产业的双品牌战略,而美的冰箱在市场、品牌和研发能力上均不弱于新飞冰箱,收购新飞冰箱不符合美的的战略方向。
而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在个人微博上透露:“中外冰箱行业,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变数已经出现,新飞冰箱老总王建华辞职,这对于新飞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是最大的失败,靠职业经理人和不熟悉中国冰箱行业的假洋人做好中国市场难,新飞真正的危机已经出现,对美的、长虹、海尔是利好的消息。”不过新飞高管对外表示“这都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
统一与康师傅争相扩产
本报讯 统一与康师傅这对竞争对手之间的军备竞赛从来都不乏看点,今年,双方的产能追赶赛又有新动态。分析人士指出,此番追赶主要是希望通过规模效应来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近日,统一企业投资1亿美元在济南成立分公司,该项目总占地300亩,规划建设有两条无菌饮料生产线、两条制瓶生产线、4条方便面生产线及办公楼等附属设施,一期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预计明年8月份竣工投产。届时,该项目将被打造成“山东总厂”生产基地。
几乎同时,康师傅方面位于天津的方便面新厂也已经正式投产。据介绍,该厂区的建设共分5期进行,目前已有4期新厂房和设备投入使用。生产线由原来的300块/分钟,提升到了500块/分钟;产能由原有的8000万箱/年,提升到了1.6亿箱/年,预计新厂全部建设完工后,产能可达2.2亿箱/年。
从双方的产能扩充中不难看出“追赶”的局面,自康师傅2009年提出“未来5-10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可口可乐”后,统一方面则对外宣布,将在两年内在内地增加10亿元的投资,用于未来3年产能的扩充,并表示为了追赶康师傅的产能,将在每个省建一家面厂。
红罐王老吉或被孤立
本报讯 王老吉商标之争再起波澜。近日有消息称,广药集团在打造大健康产业规划基础上,计划成立一个王老吉品牌运营公司,整合运营王老吉品牌旗下所有非药品产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广药集团此举除了增强王老吉品牌的实力外,最重要的目的是孤立加多宝。
“我们目前新公司计划正在讨论,但并不涉及利益的再分配。”广州医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此事进行了证实,据该人士称,广药计划将旗下王老吉品牌非药品产品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王老吉品牌运营公司,目的想集中广药集团的力量,做大王老吉品牌。
广药集团知情人士透露,广药由于是上市公司的背景,成立王老吉品牌运营新公司,首先要符合证监会要求,目前方案正在通过专家、律师,以及证监会的讨论,但这个方案并不会涉及原有合作企业的利益再分配。
随着王老吉商标使用期限的临近,广药集团与加多宝的争夺逐渐升温,广药集团方面更是加紧了针对“王老吉”商标的战略部署。去年红罐王老吉年销售收入约150亿元,广药的王老吉产品销售额也超过15亿元。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