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红凌脆果黄凝谷,玉米尖椒挂满檐”。立秋刚过,眼下正是水果蔬菜丰收的时刻,而丰收后的销售成了农民的头号难题。为了切实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全国各地供销合作社发挥产、供、销点多面宽的优势,积极掌握市场信息,疏通购销渠道,联系天南海北大市场,通过组织推介团、建立“直销窗口”等各种方式帮助农户将果蔬销往全国各地市场,甚至依托大型外贸企业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了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近期各地供销合作社帮助农民开拓市场所采取的不同举措。
江苏大丰市社引领农民种 帮助农民销
本报讯 “我还有一亩七分地的闲田,该种点什么呢?”“就种些香菜吧。再过两天,记得过来取种啊!”入秋以来,不断有农民到江苏省大丰市供销合作社领办的白驹镇新鑫蔬菜专业合作社咨询自己该选种些什么品种。在当地农民心里,新鑫蔬菜合作社已是他们的市场领路人。
种植品种雷同,往往会导致市场饱和,菜农丰产不丰收。为引导农民“交叉种植”、“错峰上市”,降低市场风险,大丰市社帮助社员分析市场信息,引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巧妙地规避市场风险。此外,新鑫蔬菜专业合作社还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并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三龙镇前进村菜农单进邦在合作社指导下种植了1亩地白萝卜,产量就突破4000公斤,获益5000多元。
大丰市社一头联系千家万户小生产,引导农民种,另一头则联系天南海北大市场,帮助农民销。该社在上海西郊国际农副产品市场设有2个直销门面,与海南等地市场也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随时掌握蔬菜市场需求情况,并迅速反馈到基地,组织生产。同时,有效对接各地蔬菜需求大户,实现“订单作业”。前不久,该社率领新鑫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功签约上海芭比特餐饮连锁,日供应小青菜5000公斤。新鑫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单首甲介绍说,在大丰市社的带领下,合作社采取“保护价”和“随行就市”双轨模式收购蔬菜,最大限度地保护菜农收益,现已辐射白驹及周边3个镇数千名菜农。并且,合作社正在筹建200平方米专用冷库,通过反季节销售为菜农争取更高收益。
(周雪梅 蔡根青)
辽宁朝阳市社组织果菜推介团 对接边贸口岸
本报讯 为了服务朝阳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让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增产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合作经济发展水平,辽宁省朝阳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发挥产、供、销点多面宽的优势,为全市百万亩设施农业销路拓宽渠道。
继吸引辽宁省社在朝阳市投资12亿元兴建辽宁龙城农业物流城项目后,近日,该社又主动与黑龙江省黑河市、绥芬河市两地供销合作社联系,组织了各县(市)区社“朝阳果菜产品推介团”,前赴黑河市、绥芬河市边贸口岸,实地参观了当地的边贸企业,了解和认识中俄边贸情况。推介会上,朝阳市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和苹果、梨、枣等水果很受欢迎,黑河市顺兴经贸有限公司还与朝阳市社达成协议,将其确定为西红柿、黄瓜、梨、枣等果菜农产品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基地之一。
朝阳市社在考察中发现,俄远东地区进口果蔬总需求量在40万吨左右,而黑河口岸出口果蔬的规模始终未满足该市场需求,年最大出口量不足10万吨,每年有近30万吨的果蔬出口空间。他们看准了果蔬出口的广阔空间,计划进一步加强与黑河市、绥芬河市两地的联系,力争把更多的朝阳特色农副产品打入俄罗斯远东市场,为全市百万亩设施农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辽讯)
山西文水县社一条龙服务 小杂粮打入国际市场
本报讯 (驻山西记者 赵志强)今年以来,山西省文水县供销合作社参股扶持起来的兴盛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积极掌握市场信息,疏通购销渠道,以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促进山区脱贫致富为经营目标,使红芸豆、白黑豆、玉米、葵花籽等为主的小杂粮8000余吨打入了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尼西亚等国市场。
文水县社以“新网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力构建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成为解决农民“卖粮难”、助农增收的重要平台。县社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于2000年领办了兴盛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并在文水县、方山县、临县、兴县、岚县等地建设生产基地,通过产购基地站点链接千家万户,形成了产前提供种子、产中提供技术、产后保证收购的“农户+基地+站点+专业合作社”一条龙模式。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合作社拥有厂房4000多平方米,季节工180多名,拥有千吨储存库一座,抛光机、筛选机、比重机、提升机等加工机械10多部,年产各种小杂粮8000余吨,营业额达5000余万元,成为文水县规模最大的小杂粮购销出口企业,成为该地区小杂粮打入国际市场的一座桥梁。
在文水县社的指导和支持下,兴盛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坚持严把收购、加工、发运质量关,精心打造企业品牌,维护免检商品形象。先后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山西基地进出口公司、深圳银邦进出口公司等外贸企业建立了较好的业务关系,使小杂粮打入了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尼西亚等国市场。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网络覆盖面,切实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文水县社以兴盛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与益海嘉里集团山西分公司达成意向,进行联营,成立农副产品深加工与物流企业,项目实施后,其流动资本投资将达2000余万元,进一步扩大文水县农副产品服务网络。
宁夏贺兰县社建蔬菜外销“窗口” 创贺兰蔬菜品牌
本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每年要销售西红柿、黄瓜等无公害蔬菜22300吨,为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拓宽优势特色蔬菜外销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贺兰县社领办的桂南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起实施了农产品外销窗口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如期完成。
农产品外销“窗口”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800万元,建设周期自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其中,一期项目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计划投资300万元,在常信乡桂南村、桂文村、王田村等8个行政村建设西红柿、黄瓜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3000亩;二期项目自 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计划投资500万元,在桂文六社选址建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1座,配套建设2000平方米冷库,购置2辆大型冷藏运输车及检测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
当前,合作社已经在石家庄、武汉、西安、上海等地相继建设蔬菜外销“窗口”4个,其中石家庄市、上海市蔬菜外销窗口已办理营业执照,经营用房、电子屏、人员等全部到位并开始营运,已销售各类蔬菜8075吨,销售额达1212万元,有力地打造了贺兰蔬菜品牌,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销售。此外,合作社3000亩蔬菜生产基地全部落实到位,引进西红柿新品种3个,分别与上海、西安等地客商签订了购销合同,近期订购的蔬菜已大量上市外销。二期项目的冷库、分拣车间、检测中心建设用地也已完成选址并经县政府同意,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工作,计划下半年开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12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安装工程并投入运营。
(宁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