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拥有24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个服务‘三农’的‘老兵’。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供销合作社做大做强,能够更广泛地为‘三农’服务,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们信赖和依靠的组织。”辽宁省鞍山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杨逢畅,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杨逢畅朴实无华的语言和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使鞍山市供销合作社迎来了转变,带来了发展的春天。
以服务“三农”为着力点
2009年末,这个乡长出身,服务“三农”的“老兵”在来到供销合作社系统后,见证了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阵痛的全过程。杨逢畅认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应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发展的大方向。目前,中央连续6年下发有关促进“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足见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各级党委、政府都在为此努力探索。因此鞍山市社要把服务“三农”作为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职能作用。
杨逢畅认为,“三农”问题中最主要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最关键的是如何帮助农民增收。在解决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帮助农民持续增收的过程中,杨逢畅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活跃农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的战略任务来抓,以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网络为载体,以大型连锁经营企业为龙头,积极开展配送服务,努力实现“农超对接”,为农民增收致富作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实施“新网工程”,培育农产品及再生资源交易市场9个,建设农资、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中心9个,连锁网点发展到583个。为农提供各类化肥达28.5万吨,销售各类农业生产资料总额达6.4859亿元。
身先士卒带动系统发展
杨逢畅从上任的那天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办公室,日复一日,不畏风雨。杨逢畅以这样的工作态度带动了整个系统的工作热情,大家跟着杨逢畅积极下基层、谈项目,联系各级部门,尽最大努力为供销合作社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杨逢畅的到来为整个系统带来了活力与热情,系统上下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努力共同为供销合作事业贡献力量。
在鞍山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8个、各类协会182个。鞍山市社按照“开放办社、项目兴社”的原则,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与系统外部企业、资本、人才等合作,广泛吸纳社会各种力量,在农资连锁配送、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科技成果项目转化等方面引进建设了一批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建设的项目总数达到22项,项目总投资1.25亿元。
面对一年多时间里带来的骄人成绩,杨逢畅淡定地说:“我们现在的供销合作社与原来的完全不同,现在的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运作、创新发展。所有的都要创新,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从新的起步发展供销合作社。在创新发展全新供销合作社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这种拼搏的精神,因为服务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要面对很多艰难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具有拼搏的精神,同时供销合作社系统上下要团结努力,只有和谐才有动力,上下齐心才能发展。我一个人的努力换不来任何成绩,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供销合作社迎来真正的发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