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那一刻,我感到很温暖”

王 蕾

  获奖人物:   彭友达

  职务: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社长

  所获奖项:

  “2007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十大人物奖

  人物概述:

  他,是温岭的“西瓜大王”;他,是“玉麟”瓜的创始人;他,是“追着太阳种西瓜”的农民致富带头人……他就是浙江省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社长——彭友达。2001年,彭友达联合29户西瓜种植户创立了股份制西瓜合作社,创立了合作社自己的品牌“玉麟”牌,并为“玉麟”瓜制定了地方技术质量标准,还将西瓜种到了国外。

  “得知自己能获奖,心里除了激动,还有一点兴奋。” 彭友达现已成为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人大代表、全国农村优秀人才,虽然名衔很多,但提起荣获第一届“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十大人物奖”时的情景,他仍记忆犹新。

  彭友达回忆说:“颁奖典礼是在人民大学举行的,那一天气温很低,但当我刚一走进会场,就有人指着我说‘你就是种西瓜的彭友达吧’,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很温暖。”

  来北京领奖前,彭友达没想到这么多人认识他,他既惊讶又感动。在领奖的现场,他见到了很多以前只听说过名字的专家、学者,认识了很多同行,虽然大家见面的时间很短暂,但他们还是就合作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前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在获得“十大人物”的殊荣后,彭友达说这个奖激发了他的思考。作为合作社的带头人,对于西瓜基地未来的发展以及带动社员致富的新思路,他想了很多。

  彭友达一年有2/3的时间都在全国各地的西瓜基地跑,他的西瓜“军团”已经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他的合作社还带动了很多省份的农民一起入股,共同致富。彭友达觉得只有农民都真正富有了,才会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打造西瓜种植的“日不落帝国”

  彭友达深知如果无法保证西瓜的供应量就无法打响自己的品牌,所以多年来他利用纬度差异进行反季节种植西瓜,自己还有一套“追太阳种西瓜”的理论:每年12月上旬在浙江温岭种,次年5月开始收瓜;12月下旬去江西、上海种,第二年5、6月可采摘;8、9月再到广东、海南种,保证春节期间上市。如今,东到浙江、福建,西到云南、广西,南至海南,北至山西,他带领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建起了17个西瓜种植基地,甚至还把西瓜种到了国外。

  早在2006年,彭友达就实践了西瓜“走出去”的想法,把西瓜种到了缅甸。西瓜种植在缅甸的成功更坚定了彭友达“把西瓜种到国外去”的信心,他已经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印尼等国考察,由于当地政策不稳定、民工出境难等问题,虽然到更多国家种西瓜的梦想未能实现,但他仍然在苦寻机会,追求事业的新跨越。

  2011年,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成员发展壮大成667户,在全国拥有近3万亩西瓜种植基地,年销售额超过两亿元,利润达4000多万元,彭友达带领80余万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他秉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种瓜策略,使得“玉麟”西瓜一年四季供应不断,实现了人们“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梦想。

  从专业向“跨业”的迈进

  彭友达的西瓜合作社在20几个省份建立了西瓜销售网络,建立了150多个“玉麟”牌西瓜专卖店。凭借着这个巨大的销售网络,合作社的西瓜从来没有滞销过。冬季可以南瓜北运,夏季能够北瓜南调。更为神奇的是,当发现其中一个销售地的天气不好,不适合卖瓜时,一个电话就能让正在运送途中的西瓜改道,送往就近的销售点。彭友达笑称:“看天气预报就能赚钱!”

  创立了“玉麟”牌西瓜,拥有遍布全国的庞大销售网络,彭友达又开始了种植葡萄的探索。2008年,彭友达开始带领社员在温岭、江西、湖北和江苏等地种植葡萄,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西瓜需要轮作才能保证其质量,2010年,继从种植西瓜扩展到种植葡萄后,彭友达又开始种植稻米。他从承包的10万亩土地中拿出2-3万亩种植西瓜,其余土地用于种植水稻。如今,彭友达还申请成立了温岭市箬横镇玉麟农村资金互助社,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一旦某个基地发生自然灾害导致亏损,资金互助社还可以最快地解决资金问题。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彭友达计划成立公司,争取上市,解决融资问题,进一步快速地发展起来。

  一个西瓜,可以被包装成精美的礼品送人;可以在最冷的时候被送上人们的餐桌;可以在几天内完成横跨中国的旅行,以最高的身价出售;种植西瓜,可以带动当地一个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数以万计人的就业,可以让合作社的社员年收入达数十万元。这是彭友达自己不曾想过,却又实现了的奇迹。

  专家点评

  彭友达创造了一个奇迹。秉承“追着太阳种西瓜”的理念,发挥品牌优势,他将自己的西瓜种到了全国各地,种出了国门,实现了小产品大产业,并创新出了西瓜生产经营的新的产业组织模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