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贾海水:魔幻世界之外的真实世界

王跃飞 时倩

  随着台湾魔术师刘谦在央视春晚上的表演,魔术在中国的走红局面可谓一发而不可收,顿时,魔术表演成了演出中的重头戏。藉此河北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花园民间戏法”的传承人贾海水也成了石家庄各种演出活动的“香饽饽”。然而,魔术被社会各界炒作得如火如荼之时,魔术大师们光鲜亮丽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几经周折,记者走进“南花园民间戏法”传承人贾海水的魔术世界,得知了贾大师魔术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

  儿时的涉“魔”趣事

  看到记者,贾师傅一改魔术表演时的神秘,边打招呼边与记者拉起了家常,还不时透露出几分“戏法人”特有的幽默,再加上他那爽朗的笑容瞬间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贾海水出生在一个魔术世家,父亲曾是石家庄杂技团的一位魔术师。因为父亲的缘故,从小他就深受魔术的熏陶。魔术的神奇和独特的魅力令贾海水心驰神往……因为自己的痴迷,还曾发生过一件让父亲极为着急的事情,贾海水回忆道:“当时我还不记事儿,这也是后来父亲告诉我的。记得我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带我去杂技团,碰巧赶上石家庄杂技团的台柱子杨志伟大师表演魔术‘吹扣’。当时现场的气氛非常火爆,我从后台偷偷溜到幕布一侧观看表演,不可思议的表演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好奇心。看着看着,我便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台上,站在杨大师的跟前看表演。此时台上的我和杨志伟大师都沉浸在魔术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而台下的观众却在纳闷:怎么突然间上去一个孩子呢?难道是有什么额外的节目?就在这时,父亲猛然间发现了我的举动,一面担心我会惹恼一贯‘严肃’的杨大师,一面又心急火燎地冲着我打手势,催促我下台。但那时的我只顾观看杨大师的神奇表演,根本没有注意到父亲的焦急,而专注于表演中的杨大师也没看到自己身边多出的孩子。随后,回过神儿来的我才又偷偷地溜下台,总算是有惊无险。”

  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1963年雨季,石家庄发大水,冲垮了贾海水家的土坯房。凡事都是辩证的,老天在给这个家庭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补偿似的为他创造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房子坍塌之后,全家人暂时搬到了和平剧场(现裕园广场北边)一带。那个地方正好有一个杂技团,于是贾海水每天都早早地到杂技团“报到”,跟着学员们练功,练魔术……

  贾海水的父亲常说:“戏法这种艺术,仅仅光靠别人教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实际操练,这样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1975年春节期间,在父亲的鼓励下,贾海水头一次坐火车到元氏县的解村为村民们表演魔术,那也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出远门,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那个年代,由于文化上的匮乏,思想上的闭塞,能看到一场真人秀,尤其是像变戏法这样的“绝活”,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通过这次演出,贾海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和信心。

  同年年底,作为知青的贾海水又一次来到了这个让他成名的地方。贾海水一进村就被眼尖的乡亲认出来了:“他不就是当年那个表演戏法的小人精儿吗!”此后,在下乡的三年时间里,贾海水不管是走到哪儿,都要被缠着表演一段,否则就不允许离开,就这样,渐渐地,贾海水混了个极好的人缘,培养了自己的“粉丝”队伍,经常的实践也为自己拥有深厚表演功底奠定了基础。

  幸福的婚姻生活

  谈到妻子,贾海水显得十分自豪:“我们是自由恋爱!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伊始,虽说思想观念开始解放,但自由恋爱在当时来说还是凤毛麟角。”

  说到这时贾师傅有些激动,“我很感谢我的妻子,因为当时我可是个‘结婚困难户’,最大的不足就是瘦小,这在当时来说可是撑不起家来的象征。”贾海水回忆道,“不过咱也有优势,她沉默少语,我爱说爱笑,再加上魔术的牵线搭桥,我俩就一见钟情啦!”第二年顺理成章地旅行结婚,小两口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去哪旅行结婚的啊?”“北京!”颇有几分赵本山小品中“铁岭”的感觉。

  魔术的独特魅力使得贾海水成为了小有名气的魔术大师,名人的光环,美满的婚姻,预示着贾海水的以后生活顺风顺水。“到现在我爱人还在恨我!”贾海水又一次震惊了记者。

  问及原因,贾海水低头一笑,女儿出生的时候正赶上生育高峰,医院床位紧张,只有快生了才能住院,记得当时她马上就要生了,情况十分紧急,当时又不像现在这样,随便打个车就能直接送到医院。那个时候,我蹬着个三轮车,驮着媳妇和母亲两个人往医院赶,本身就瘦小,再加上车上的两个人不停地催促。我是越蹬越吃力,正当我蹬不动的时候,妻子问我还有多长时间到,我顺势扭头跟她说了一句‘快了,快了’,顺便也想转移一下注意力,缓一下劲儿。可没想到她急了,怪我都火烧眉毛了,还有心情和她聊天。一直到现在还在恨我,想想我真冤啊。”

  虽然爱人因为这件事一直在“埋怨”着贾海水,但我们不用想也知道,那是一种幸福与甜蜜的怨恨,也只能算是他们生活中一段美丽的小插曲,但愿他们永远都如此平淡、甜蜜。

  南花园戏法的遗憾

  不过贾海水也有遗憾。当记者问到关于收徒的问题时,贾海水无奈地表示,自己的女儿从小就没有这方面的兴趣。虽然也很想努力地培养一下,但是魔术这种东西,兴趣是第一要素。没有兴趣,外界再努力也成不了大器。而一直在魔术表演中担任助手的侄女也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但我希望今后能够找到真正投缘的、有潜质的、勤奋的、真心喜爱这个职业的人来担当起传承的责任。”

  贾海水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了解当年的南花园魔术的魅力了,而且家人也很少有人愿意潜心学习他的魔术。“我现在所变的魔术都是当年南花园盛行的地摊魔术,被称为南花园戏法,传到我这里已经好几代了,尽管魔术依然精彩,但我却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人。我现在特别担心南花园戏法会在我这一代人手中失传。”

  值得庆幸的是,贾海水已经将南花园戏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报给有关单位,石家庄市文化局也将此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向社会进行公示。如今,南花园戏法已经顺利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关注起来南花园戏法。”与此同时,贾海水的收徒活动也逐步走向正轨……

  艺术的魅力是最好的召唤,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响应艺术的呼唤,加入到这个魅力无穷的艺术门类中来,我们也相信贾海水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祝愿他如愿以偿……

  链接

  资料显示,人们以前所说的石家庄南花园,范围大致是指现在的中山西路以南、裕华西路以北、火车站以西、中华大街以东。旧时的南花园,由花园街、花园东街、花园西街及南长街的海市胡同等组成,随着旧石门成为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而成为城市的重要城区。

  上世纪30年代起,由于石太铁路的修建,平静的石门骤然喧闹起来,离火车站较近的南花园也逐渐成为商贾云集、民间艺人撂地儿演出的地方。唱戏的、说相声的、耍大刀的,都在这里找到了立足之地,其中自然少不了变戏法的。南花园也因此在当时被人们俗称为当地的“天桥”和“南市”。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