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达芬奇公关三败笔

轩昂

  除了7月19日在其官网发出一封致歉信以及开通投诉热线外,近日遭遇诚信危机的达芬奇家具方几乎没有拿出任何让公众满意的举措与诚意,而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无休止地辩解。

  除了死不改口的“意大利品牌100%产自于意大利”之外,于7月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更被媒体称为是“一地鸡毛”。

  在笔者看来,在公司经营不断被媒体、监管部门、消费者公开质疑、调查的形势下,达芬奇并没有抓住危机事件的要害,而不停地辩解只能导致事件越来越糟。

  从央视曝光开始,达芬奇给出的第一反馈就是坚称意大利品牌100%是原装进口,而如果当时达芬奇就能够第一时间承认“部分家具产自国内、保税区一日游、存在虚假宣传、产地标示不清”等问题的话,相信形势至少不会完全被动。

  7月13日的发布会,则是此次公关事件处理的第二败笔。据说这次发布会是一家国外公关公司策划的,本应以诚恳向公众道歉,并做出改正承诺为主题的发布会,最后却成为了一场令人大跌眼镜的个人秀。

  事实证明,潘庄秀华的眼泪以及“辛酸史”并没有博得公众的一丝好感与认同,反而浪费了一次挽救企业声誉的机会。或许真如潘庄秀华自己所讲,她真的很单纯,一点也没有经验。

  据说,到现在达芬奇公司的销售同比已经下滑了近八成,有的门店还打出了“消防改造,暂停营业”的标语,而这也正是其本次危机公关事件的第三大败笔。

  在东窗事发后的近半个月时间里,笔者只听说在各地的达芬奇门店里,顾客寥寥,销售人员会把每一位顾客都当作“不速之客”一样进行一对一服务,公众再也没有听到过“我们目前正在准备上市”这样的员工表白。

  显然,达芬奇这样的表现只能将其与顾客、公众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而如果以一个坦诚的心态来面对的话,情形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被曝光后,公司在每一家门店都将存在的诸如“产地不详”一类的问题加以改正,然后向外界表达一种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的意愿的话,相信至少比一味辩解要好。

  说到底,还是一家企业管理者在危机事件面前的心态以及企业经营宗旨的问题。如果达芬奇公司的老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如果这是一家将品牌形象视为生存之本的企业,那在经历了此次危机事件之后,或许还有机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