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高宗”再创历史新高
持续高涨的糖价再创历史新高。据广西糖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食糖主产区广西白砂糖现货报价已达每吨7660元,创下历史新高。
从2008年中期开始,国内糖价持续上涨。今年价格上涨最快,分别出现在一季度和5月至今的两个时段。广西主产区占国内食糖总供应量六成以上,据广西糖网数据显示,5月至今,糖价屡创历史新高。
为稳定糖价,今年国家已向市场投放6次储备糖,属近年来投放次数最多的年份。长江期货糖业分析师黄骏飞表示,国内糖业缺口需国家增加储备量来弥补,一般储备量占到年消费量的30%时,和国际市场联动性就会大幅减弱。“通过几次抛储,国内储备量已很低,储备对市场影响越来越小。”
据中糖协最新预测,本榨季供需缺口200万吨。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国家抛储调控显得“捉襟见肘”,即便大量进口原糖,加工仍需时日,10月前,糖市供需偏紧难有改变。
白糖是很多食品重要的原料,饮料、糖果、糕点等都受到食糖价格波动的影响,食糖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不同程度地带动了中下游产业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
(李 静)
花生减产引发价格飙涨六成
中华粮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3日,全国花生平均价格创下每吨11550元的历史高价,与去年同期的每吨7150元相比,同比上涨61.5%。
调查显示,与草莓等经济作物相比,花生种植效益较低,种植面积减少,加上不利天气导致减产,这些是花生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
山东莒南县的杜先生表示,去年花生每吨只有8000元,因此当地愿意种植的农户减少了20%左右,他说:“现在愿意种花生的人不多,种植花生每亩地产量在550斤到600斤左右,只能赚1000多元,今年天气又不好,每亩的产量还要少收100斤左右。要是种草莓的话,能赚七八千块钱,出去打工也比种花生来钱。”
由于种植花生的利润微薄,农户因此纷纷改种其他作物,或者选择外出务工导致了产量减少。同时,今年种植花生的成本也相应提高,化肥、大棚、人工费用等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山东地区种植花生的成本每亩地要提高150—200元左右。
分析人士表示,去年花生收获时,产区连续下雨,导致花生在地里被浸泡,质量下降,加上花生种植面积减少10%左右,导致花生总产量减少15%,因此从去年以来,花生价格整体呈现上涨的态势。
“今年收上来的花生因为温度低、雨水大,质量没有预想的好。”辽宁省辽阳市彤鑫黑色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崔女士表示,她从农户那里收购的黑花生价格从去年的5.8—6元/斤提高到今年的6.8—7元/斤,而批发商从她那里收购的价格平均下来在8.5—10元/斤之间。
中华粮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全国花生均价已回落到每吨9950元,而据美国农业部今年7月份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2011/2012年度,中国花生产量预计为1520万吨,与上一年度的1510万吨相比,略增10万吨。
(欣 闻)
链 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早先共同发布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预测今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但涨幅将会回落,预计比去年上涨9%。
专家分析,今年农产品市场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世界银行调低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发达经济体仍将维持一个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抑制全球农产品的需求扩张。中国政府将控制物价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全球农产品供需偏紧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导致今年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因素仍然强劲。预计今年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但是上涨幅度降低至9%。其中,粮价将比去年上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