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7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杜鹃花开富农家


  五山信用社信贷员在了解任安平(左)的杜鹃长势、销售、贷款使用情况。

  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农民任安平,自2001年起,在五山信用社累计180多万元的贷款支持下,培育杜鹃、西鹃、毛鹃、东鹃、夏鹃等各类杜鹃近2600万株。今年夏季,他卖出的杜鹃首次突破150万株,产品销往宜昌、十堰等多个大中城市,成为远近闻名的“杜鹃大王”。

  凡到过湖北省谷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五山镇堰河旅游观光度假的游客,都会被那里婀娜葳蕤的杜鹃花深深吸引,这些成片成片、品种繁多的杜鹃花,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而且成为又一道特产,被源源不断地送往景区和城市,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五山镇田河村,人们常常看到一支20多人的小分队,天天集中在一起,不分睛天下雨都忙着给苗圃细致整地、育苗、移裁,这就是杜鹃大王任安平雇请的专业苗圃队。

  今年52岁的任安平从2001年开始培育苗木,在育苗前他以贩木料为主,赔了本后改行专门经营苗木,他利用本地杜鹃多的资源优势,培育后到城里卖,很快得到人们的青睐,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苗木的紧俏以及质量的参差不齐,使他有了新的认识,山上的杜鹃有限,而且越挖越少,这样下去对生态的破坏性很大,也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大景区绿化的项目,要求一致、数量又大,如不培植育苗根本达不到规模经济,眼看着有钱赚却赚不到,心中十分焦急。

  于是他把这些想法与当地农信社进行了交流,并提出申请贷款用来发展杜鹃育苗,农信社对项目的调查论证后,认为该项目是绿色生态项目,符合当地生态乡镇发展的特点,而且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项目可行。

  他带上妻子,到重庆学习了一年的苗木嫁接技术,然后回到家乡开始了艰辛的创业。

  五山信用社根据他的需要,首次支持贷款3万元,主要帮助他扦插、移栽育苗的投入。在他的辛勤培育下,当年用自己的6亩田地,培育了20万株杜鹃,前景看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

  尝到甜头的他,认准了这条路,现在他光租地就达50多亩。农信社随后多次给他授信,少则10万元,多则30万元;他还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苗圃队,从扦插到移裁等一系列工序十分在行,能为客户提供更多规格的产品。由于他培育的苗木木质化,成活率高,每年育的新苗在200万株以上,成活率在90%以上,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园林部门的认可,找他买苗木的人越来越多,2008年春他卖出的苗木首次突破了130万株。

  他的育苗技术不断提高,每亩育苗由原来的15万株增加到现在的35万株,产品由原来的每年扦插一次到现在能扦插三次,极大的提高了产品产量,连续三年成为武当山经济特区及周边景区的专供产品,任安平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能手”、“花灌大王”、“扦插大王”。

  目前任安平经营的育苗基地,以每年增加5至10亩的速度不断扩大育苗规模,解决了当地20多名劳力长年就业问题,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

  据统计,任安平每年销售的苗木占该县总销售苗木的30%。10年来培育苗木达2600多万株。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把生态产品引进家园,花灌木特别是杜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杜鹃花具有花期长、花色鲜、花叶共赏、耐旱和生命力强等特点,恰好是单位和家庭所需要的,市场上盆栽价格有的已在300元至500元之间。

  目前,任安平除育有杜鹃外,还增加大规格乔木如紫薇、桂花、玉兰和香樟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引导全镇苗木经营户,协同把该镇苗木市场做活做大,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进而有力地拉动全镇花木产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把生态乡镇的苗木特产持久地发展下去,为城乡绿化和国家重点绿化工程,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花木。

(通讯员马明刚 蔡建)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