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7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追踪


  7月6日下午16时30分,北京市再次召开北京地铁四号线扶梯溜梯事故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通报了北京地铁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北京京港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杨苓代表公司向死者表示哀悼,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并向所有伤者表示深切歉意。图为发布会现场大批记者前来采访。 刘震 摄 中新社供图

  北京地铁扶梯事故

  2011年7月5日上午9时36分,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电梯出现溜梯事故,导致一名儿童死亡,30名旅客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据悉,出事故的电梯为奥的斯公司生产,该电梯目前仍在质保期内。6月22日,生产厂家刚刚进行了例行检查和保养。目前京港地铁公司已停用4号线全部共10台奥的斯电梯,进行全面检查。

  质疑 扶梯逆行谁之过

  7月5日晚,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该公司官网上就北京地铁4号线事故发表声明。表示他们在事故后快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与政府调查小组和京港地铁公司紧密配合,力争尽快查明原因;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善后工作。北京京港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杨苓说,京港地铁公司将尽全力做好伤者的救治工作,负责伤者检查、救治、治疗等相关费用,待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再对赔偿等问题进行处理。虽然在事故后电梯制造厂家和地铁公司都迅速给予了解释,可是对于每天还要乘地铁上下班的公众来说,心中的质疑依然没有解开。大家心中的质疑目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电梯是否已过保修期?

  疑问:事发后,很多网友认为,4号线刚投入使用不到两年就出现此事故,质疑电梯是否已过保修期限?

  回应:京港地铁公司透露,截至事故发生时,该电梯仍处于质保期内,并曾于6月22日由生产厂家进行了例行的检查及维护保养。

  2、生产厂家是否有问题?

  疑问:据了解,2010年12月14日上午,深圳地铁1号线国贸站扶梯突然停顿后逆行,造成24人受伤。事故电梯供货商为广州奥的斯深圳分公司。此次北京出事的扶梯也是奥的斯公司生产,网友质疑是否该品牌电梯有问题。

  回应: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表示,关于北京此次地铁扶梯事故,目前公司除了声明内容外,暂无新内容发布。

  3、安全隐患曾经有预兆?

  疑问:随着4号线和大兴线客流的不断增长,部分车站高峰期客流压力巨大,车站电扶梯每天载客量也很大。为增强乘客使用电扶梯的安全意识,京港地铁在全线电扶梯旁新增“请您站稳扶好”的安全标志。对此,有网友质疑,京港地铁是否在之前就了解到,电梯客流量过大,扶梯存在安全隐患,故贴标志提醒乘客以减少事发概率。

  回应:京港地铁方表示,自4号线开通以来,公司陆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乘客安全宣传活动,这次张贴的安全标志仅是宣传活动的一部分。此前,确实发生一些乘客物品卡电梯等事故,所以才提醒乘客抓紧电梯扶手,确保安全。

  4、事故频发质量有问题?

  疑问:4号线开通两年来,其先进的安全设施以及细化的保护措施一直被大家关注。但最近频发的事故,比如陶然亭地铁口被雨水倒灌,安河桥北站至北宫门站电缆掉落,让不少人担忧,是否4号线的工程建设以及设备使用确实存在问题?

  回应:京港地铁表示,4号线最近的确出现一些问题,公司方会对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逐一查找。对于此次电梯事故的原因,还在进一步查找中,如有消息会向公众及媒体及时进行通报。

  建议  公共安全应以人为本

  前段时间网络热传的“地铁表情图”,是北京地下轨道交通繁忙拥挤的写照。仅仅今年一季度,北京地铁的运营人次就达4.1亿。而同时,北京共有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1.4万台,在这个有1960多万常住人口的城市,自动扶梯可以说是日常用品。这些,都提示着地铁运管企业、市政交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地铁也好、电梯也好,这些公共设施的安全,关乎市民的安全,是城市中一件天大的事。

  “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惨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首先要拷问公共设施建设的质量问题,“在公共场所的建设中,为了利润,商家会不会花高价买质量最好的设备?往往商家认为,发生事故是小概率事件。”竹立家指出,目前我国地铁、铁路等公共设施工程大量上马,对公共设施质量的放松,将会造成严重的隐患。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类似事故的频发。

  确实,相信很多人还会记得深圳华侨城“太空迷航”故障造成的惨剧;犹记得北京大雨后,掀起井盖的下水井吞噬两个青年。面对城市中的各种公共设施,如果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警,每样都可能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定时炸弹。 

  所以,对于这次的北京地铁电梯事故,相关部门要及时查找原因、追究责任、排查漏洞,给公众一个交待。

(张 蕾)


 

  总结  应从北京地铁事故中吸取教训

  北京地铁四号线扶梯事故带来的哀伤气氛还没有散尽,深圳地铁又出紧急事故。7月10日晚21时左右,由香港地铁公司运营的深圳地铁四号线清湖站发生了一起扶梯逆行故障,导致多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地铁正在成为很多城市的最新交通工具,其便捷、环保和对城市生活空间的扩展,正为市民所享用。连续的地铁事故,让公众错愕又担心。地铁,这个既熟悉又亲切的交通工具,怎么可以成为生命的杀手呢?

  在世界范围内,地铁早就成了很多发达城市的日常交通工具,但恶性地铁事故也曾发生过,其中最严重的是韩国2003年发生的地铁火灾,导致198人死亡、146人受伤。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开通地铁,其安全性有待不断检验,但绝不能以公众的生命为代价,让乘客来做完善地铁安全的小白鼠。依托高科技的现代交通在提高效率、解决交通拥挤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地铁这样一种人口密集而高速运转的区域,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导致巨大的生命危害。相关案例表明,我们在享受地铁带来的高科技福利的同时,需要时刻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

  无论市民带着实用主义的观点还是浪漫主义的情怀看待地铁,地铁已日益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地铁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更高规格的重视。

  地铁在城市生活中越重要,就越是需要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好安全保障,吸取国内外其他城市所发生的地铁事故的教训,在设备性能、安全维护、应急疏散等方面不留漏洞和隐患。北京这起地铁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披露,但没有吸取类似的教训,应是其最终酿出更大事故的原因之一。  地铁存在的各种风险,只能由经营地铁的专业企业去消除,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和设备,提供管理和防范措施,对安全负有绝对的责任。这次在北京出事的地铁运营公司,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首个引入外资的合作经营企业,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方,而这家香港公司也是深圳地铁4号线的建设和经营企业。考虑到此前曝出该公司存在的管理问题,就更应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尤其是在安全上尽力做到万无一失。同时,监管部门也不能懈怠,须时刻督促企业做好安全和服务工作,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市民才能够无忧无虑地迎接已经来临的地铁时代。

  (摘自《晶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