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在每年7月7日或8日。表示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至最热。此时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时节,各地“食新”,即尝食新米、喝新酒。小暑前夕的农历六月初六,老北京称之为“洗晒节”,通常他们会洗浴、晒物、晒经,也会赏荷、看谷秀。在饮食上,小暑时节,民间有吃蜜汁藕的习惯,可清热养血除烦。更有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其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菜肴素油炒鳝片更是老少咸宜。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疲乏。因夏季为心所主而应顾护心阳,平心静气,以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故小暑养生应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饮食应以适量、清淡且富有营养为宜。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气温最高,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民间有过大暑节,送“大暑船”下海,祭奠海神的习俗。也有的地区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和喝擂茶等传统。在饮食上,民间素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将老鸭炖食加入莲藕、冬瓜煲汤可补虚损、消暑滋阳。也有的吃姜汁调蛋,以除体内湿气。“头伏饺子二伏面”,此时吃面的习俗更是不可或缺。
高温和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大暑期间饮食要特别注意食用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食品,如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和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